第200頁 (第1/2頁)
嶽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梅氏當年懷揣怎樣的心境,如何忍心撇下凝聚著他光榮與夢想的清華園,像一位孤獨的騎士一去不回頭?此點,梅本人沒有留下任何回憶文字,親朋、弟子的回憶則大多支離破碎,且說法各異,只有詳加考證,才能抽絲剝繭,弄清事實真面目。據1938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土木工程系的袁隨善回憶,大概是在1955年,梅貽琦和夫人韓詠華路過香港,主動跟他說起當時離開北平的情形,梅說:&ldo;1948年底國民黨給我一個極短的通知,什麼都來不及就被架上飛機,飛到南京。當時我捨不得也不想離開清華,我想就是共產黨來,對我也不會有什麼,不料這一晃就是幾年,心中總是念念不忘清華。&rdo;[1]
袁氏這一說法顯然過於荒誕離奇,近似妄言,實不足信。那麼真相到底如何?常言道,龍行有影,虎行有風。梅貽琦的出走及其出走動機再神秘複雜,總有線索和蹤影可覓,因為他畢竟生活在一個社會群體中,況且還是一座知名學府的一校之長和一位大教育家,其思想、言行至少在清華同事和親近友好中留下吉光片羽。且看下列人員的回憶‐
梁思成、林徽因之子梁從誡:1947年冬,母親住院做腎切除大手術,正在美國講學並參與聯合國大廈設計工作的父親,特地趕回來照顧她。聖誕之夜,我和姐姐忽然接到清華梅貽琦校長的邀請,要我們姐弟到他們家過節。但是去後發現只有我們兩個小&ldo;客人&rdo;,梅校長也不說話,我們顯得十分拘束。不久,就聽說梅校長從城內東單臨時機場飛離了北京。他當時請我們姐弟,也許是有意藉此向我們的父母表示告別吧?[2]
抗戰勝利復校後的清華教務長吳澤霖:他臨走的時候,有一天早上,哪一天,我忘記了,在門口他乘車出去,我剛走進來,他車停下來,我先問他,怎麼樣?聽說你是不是要走?他說,我一定走,我的走是為了保護清華的基金。假使我不走,這個基金我就沒有法子保護起來。最後兩句話是他思想的一閃念,很緊張。以後到上海後,他給我透過一次信,以後再也沒有聯絡了。[3]
梅貽琦好友、物理學家李書華:民國卅七年十二月半北平突被共軍圍攻,西苑與南苑機場均不能用。北平城內動工建築一個臨時機場,利用東交民巷東面圍牆外的操場與東長安街東部一帶地方,作成南北方向跑道一條。十二月廿日晚間政府派第一架飛機到北平接人,降落於該臨時機場上。廿一日清晨我與月涵及袁守和(同禮)先生和袁夫人等數人,攜少許隨身行李登機飛往南京。這是差不多十四年以前的事。[4]
梅貽琦夫人韓詠華:北京解放前夕,我的大女婿在國外,我怕大女兒祖彬與丈夫長期分離,就跟梅先生商量,[奇書網&iddot;電子書下載樂園‐qisuu]決定由我送祖彬出去。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廿八日,我帶祖彬及她的兩個小孩搭親戚(南按:衛立煌將軍)飛機離開北京,飛往廣州,之後不久又轉到香港,借住在祖彬愛人的兄嫂家裡。
這時候梅先生還在北京,他為學校事務城裡城外地奔波著。十二月十四日下午他進城辦事,趕上北京城被圍,阻於城內,從此再沒有回到清華。南京國民黨政府連續來飛機接人,他搭乘最後一班飛機走了。以後,梅先生從南京取道上海到香港,在香港遇到一個法國朋友,約他到日內瓦參加聯合國的會議。這樣,梅先生就離開中國大陸了。[5]
南渡北歸:離別(第五章梅貽琦流亡海外之謎)告別清華園(2)
另,我在廣州報紙上看到誰誰走啦,就是梅校長還是從裡從外照顧學生。以後,聽說進城以後,出門證作廢了,他住在北京飯店,那時南苑的飛機場炸毀了,在東單修跑道,有飛機去南京,他趕上尚在北京,梅貽琦和華羅庚就坐那個飛機到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