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把自己當做&ldo;御史&rdo;的傅斯年,因其本身在政學兩界非同尋常的人脈背景,以及傅氏本人獨特強悍的處事方式和能力,最後得到了&ldo;老大&rdo;蔣介石的尊重。蔣的尊重又加重了傅斯年以整個身心擁護國民政府的因子,對國民黨和政府核心特別是蔣介石本人,越發抱有真誠的希望與幻想,這也就是為什麼傅斯年參政後,一直以&ldo;御史&rdo;角色頻頻出現並與當朝皇親國戚孔祥熙、宋子文之輩叫勁對壘的根由。傅當選國民政府參政員之後的一段時間,常在重慶的集會場合對黨國大事發表&ldo;宏論&rdo;。據他的老友程滄波說,忽一日,傅論及當時國民政府五院院長。論孫科,說:&ldo;猶吾君之子也。&rdo;論於佑老,乃是&ldo;老黨人且是讀書人&rdo;。論戴季陶,說:&ldo;阿彌陀佛。&rdo;論到孔祥熙,高聲呈義憤狀:&ldo;他憑哪一點?&rdo;[24]
後來,傅斯年一直抓住孔祥熙、宋子文死死不放,蔣介石無可奈何,最後不得不把孔、宋分別從行政院長任上卸下來‐‐當然,這是抗戰勝利之後的事了。
傅斯年既然對&ldo;老大&rdo;介公和其操控的黨國政府深以為然,且大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之觀念,這就決定了他與陶孟和雖同住李莊一隅之地,卻&ldo;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rdo;的政治宿命。
如果僅是老死不相往來,陶、傅之間的關係或不至於鬧到決裂甚至反目成仇。但是,既然同在中央研究院這個大鐵鍋裡摸勺子吃飯,筷子與碗的相碰就成為不可避免的事實,何況有時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陶、傅二人的分裂圍繞&ldo;進軍西北&rdo;事件很快展開。
1941年年初,身為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研究院代院長的朱家驊,電召正在齊魯大學研究所任職的顧頡剛到重慶辦《文史雜誌》。朱要顧去重慶的目的,不專為編《文史雜誌》,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幫他做邊疆工作。時朱家驊在組織部辦了一個邊疆語文編譯委員會,他自兼主任,顧到後為副主任,主持委員會日常工作。這年的10月12日,對&ldo;邊疆&rdo;問題極為熱心的朱家驊發表了《西北建設問題與科學化運動》一文,鼓動科學工作者&ldo;到西北去開闢一個科學的新天地&rdo;,使原已興起的&ldo;西北熱&rdo;再度升溫。顧頡剛感念朱家驊對自己有知遇之恩,上任後請了費孝通、韓儒林、李安宅等蒙、藏、阿拉伯、暹羅、安南諸種語文的專家操作起來。許多年後,石璋如回憶說:&ldo;這時政府跟民間都瀰漫一股西北熱。民國三十年于右任赴敦煌考察,歸後盛讚敦煌景緻,另外也有與我們關係不大的藝術考察團去,而更早些時候張大千已經去敦煌了,各界因此紛紛組團去西北。&rdo;[25]
這一情形的出現,除了社會各界人士的熱情,與最高領袖蔣介石的政治考慮與支援鼓動密不可分。早在幾年前,蔣介石就意識到西北在政治上的危險,特別是新疆土皇帝盛世才公開對抗中央,屯兵新疆,對中央政府構成很大威脅。而盛世才與蘇聯關係過從甚密,強大的蘇聯或明或暗地打著新疆的主意,時刻準備將其吞併,劃入蘇俄紅色帝國版圖。面對這種危局,蔣介石先是忍而不發,直到1941年德國進攻蘇聯,史達林無力東顧,蔣介石才趁機出動,先派朱紹良統率重兵於河西走廊,對盛氏集團形成一種強大的威懾力。1942年8月,蔣親自乘機赴西寧、酒泉等地視察,以軟中帶硬的手腕解決了新疆問題,驕橫跋扈的盛世才表示臣服中央政府。
西北視察歸來,特別是降伏了盛世才之後,蔣介石精神振奮,同時進一步認識到西北對於中央和整個國家的重要性,遂提出&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