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蔡元培本人而言,把硫磺和硝酸包裹在鐵片和石塊裡製造出的炸彈,可以將一個王朝殘破的軀體炸出幾個血洞,讓其在流血中慢慢死去。而改造一所墮落的國立大學堂,同樣可以製造出爆炸力驚人的文化炸彈,把整個中國腐朽沒落的思想和體制炸個天翻地覆。為此,1916年正在法國考察避居的蔡元培,受教育部電召回國,於12月22日的&ldo;大風雪中&rdo;,邁著滄桑的步伐,伴著&ldo;風雨如晦,雞鳴不已&rdo;[10]的呼號,跨進剛剛經歷過一回帝制復闢的古城北京,接受時任北洋政府大總統黎元洪簽發的任命狀,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之職。
1917年1月4日,時年49歲的蔡元培於北京古城晦霧繚繞的&ldo;三海&rdo;岸邊匆匆繞過,輕健沉穩的身影邁進高傲中透著古怪的北京大學門檻,在寬敞漆亮的校長交椅上坐定。自此,這位前清翰林的後半生,便與國家、民族政治文化命運緊緊地維繫在了一起。
蔡元培這一與往昔大不同的舉動,為當時中國僵硬得如乾屍狀的教育體制開闢了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通道。面對蔡氏的雄心銳氣,當朝腐朽官員和御用策士們深感震驚,以少有的清醒及政治洞見作了如下預言:蔡元培之入主北大,北洋政府&ldo;無異豬八戒肚中吞了一個孫悟空&rdo;,是自取痛苦和死亡的不詳徵兆。無乃情勢所迫,潮流浩蕩,不管是當朝的&ldo;豬八戒&rdo;,或山中魔獸還是朱仙群黨,皆顧不得許多,只有聽憑這個製造炸彈並心懷異志的&ldo;齊天大聖&rdo;鑽進自己肚中,揮舞金箍棒翻著跟頭上下折騰了。
當胸有成竹的蔡元培從那把穩坐的校長椅子上起身時,北京大學儲存日久且透著腐氣的一潭死水,已被投下了堅硬如鐵的&ldo;知識革命之石&rdo;。死水翻起微瀾,浩蕩的波浪即將騰起。在北大那長滿苔鮮的校園和潛伏著蓬勃生機的寬闊講臺上,懷揣新思想與現代科學知識的校長與他的同事及學生們一道,共同負載起抗爭與奮鬥,夢想與追求的新使命。在周圍尚處於矇昧與混沌狀態的歷史時刻,蔡元培審時度勢,提出了&ldo;囊括大典,網羅眾家,思想自由,相容並包&rdo;十六字箴言。這個光芒萬丈的治學方針,如大海潮聲,振聾發饋,故都上空,猶如&ldo;晦霧之時,忽睹一顆明星。&rdo;[11]自此,故宮腳下那個日漸沉淪腐敗的原京師大學堂,漸成一塊民族文化的&ldo;精神的聖地&rdo;,一代又一代人類的夢想,都羈繫在這片風雨迷朦中升浮而起的聖地之上。北大不再是成批生產封建體制內候補官僚的冰冷機器,而是成為&ldo;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rdo;、散發著人性光輝和科學理念的人才成長的搖籃。這個搖籃在散發出科學與民主精神光輝的同時,也&ldo;為文化的積累留下了一個永久的崖層&rdo;。[12]
就在這個崖層之上,以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新派學界領袖人物統率的革命闖將,在與強勁的老派對手黃侃、辜鴻銘等名流交鋒過程中,各種文化思潮如烏雲滾動中爆裂的雷電,相互碰撞,激盪,交融,在古老的京都與中華大地迸發出一串串耀眼的火花。火花閃耀中,蔡元培親手製造的文化炸彈,一不小心被點燃了引線,北京街頭熱切的呼喚伴著聲聲怒吼,終於爆響了20世紀黑暗中國的第一聲驚雷。
◎從北大到柏林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發了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大規模學潮‐‐以&ldo;德先生&rdo;與&ldo;賽先生&rdo;為綱領,反帝愛國運動大幕由此拉開。當此之時,整個北京高校校園和街頭閭巷,風捲浪滾,泥沙俱下,豪傑並起,猛士如雲。胡適麾下頭號驍將傅斯年,儘管還沒有成為滿身散發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