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攻守易形 (第2/3頁)
遼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快便清除了後金的一眾哨探,大隊官兵藉著暮色和山林的掩護,分路沿著山脊和樹林向後金軍的兩處藏身之地猛撲過來。
此時山風驟起,一陣緊似一陣,透過林間時竟引的梢頭擺動、枝影搖曳,發出陣陣的嗚嗚之聲,仿若有人在嗚咽啜泣。這平時令人毛骨悚然的風聲,竟掩蓋了明軍紛至而來的腳步聲。
酉時末刻,負責由山上突襲的各路明軍已陸續到達指定位置。稍頃,東、西兩側山脊上突然有號炮相繼響起,其聲傳數里,萬眾皆聞。
此時是薩爾滸大戰中最重要的一個時辰,明軍與後金軍攻守易形。此戰是整個戰役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轉折點,明朝方面將其稱為“家哈嶺南谷之戰”。
按戰前的調配,遼東靉陽守備徐九思、四川廣元守備劉昭孫等於山下攻東側;山東管都司事周文、南京陸營都司姚國輔等於山下攻西側。
徐九思、周文分攻各自正面;劉昭孫、姚國輔由東南和西南各自抄敵後路。而總兵劉綎、副總兵江萬化、寬甸遊擊管都司事祖天定坐鎮中軍,協調各營伍攻守相協。
眾將聞聽號炮響起,精神大振,振臂高呼各率官兵按令疾進。霎時間,山上山下喊殺聲四起,仿若山呼海嘯。
按楊林的戰前建議,為汲取薩爾滸之戰的教訓防止暴露目標,嚴令各部於夜間交戰時不得打火把或燈籠,違者立斬。因此號炮一響,山谷中和山谷外的明軍盡數熄滅燈籠火把,雖一時看不清周遭情形,但奴軍也是同樣如此。
且說東側後金軍。阿敏聞聽山上突響號炮便知不妙,一腳踹開與他捶腿的包衣奴才,忙起身一邊披甲一邊呼軍迎戰。但四下漆黑人影幢幢,一時那裡能尋得著麾下部屬?
阿敏麾下後金軍自初三日凌晨便起身南下,白日又全軍戒備旦夕未停,一朝鬆懈又如何迅速反應?聞明軍至頓時亂作一團,牽馬的、披甲的、尋兵刃的大呼小叫各不相一。
明軍多為川軍,善用竹製標槍。此時月亮還未東出,眾兵以稀疏星光辨別方向,由上至下全力衝鋒,同時向敵軍投擲密集標槍。標槍長處為力道強勁可透甲,短處是攜帶數量少射程近,但竟是明軍短兵相接前的破陣利器。
彼時後金兵為防暴露,進食時也是未生火。星光朦朧之下並不知南方官軍配有標槍,多數人以為今夜可睡上一場好覺,因此戰馬被集中在山谷深處,甲冑也早已卸下。所以短兵相交前,便被標槍一片片刺倒在地,慘呼聲哀慟山野。
剎那的功夫,兩軍狠狠的撞在一起,接觸之處頓時一陣塵土飛揚。明軍佔據地利和人數之勢,逐漸向兩翼包抄。同時前方官兵與後金兵刀矛相交奮勇廝殺,後方將士則不斷拋擲標槍和石頭支援前陣。
在人群混亂又密集的戰陣中,標槍和石頭的威力要大大高於弓箭。山林中、灌木中到處是肉搏廝殺的人影,到處是金鐵交鳴之聲。
後金軍雖遇突襲士氣大挫,但憑藉蠻勇彪悍和高度的組織性,竟然從最初的慌亂中逐步穩定下來。許多未著甲的後金兵索性脫去衣袍,竟赤膊上陣奮勇廝殺,不時有明軍死於其刀矛之下。而明軍也不甘示弱,針鋒相對捨命相搏。雙方打得難分難解,僵持不下。
史載劉綎東路軍兵少裝備不精,除了刀槍弓弩外火器極少,所以才有朝鮮出萬餘火槍手助陣的事情。但其卻是進攻建州四路明軍中戰力最為頑強的一路。一萬明軍佔據阿布達裡岡制高點,予後金軍以重創。若不是代善使詐,後金軍想取勝實非不易。
未多時,徐九思和劉昭孫率軍趕到。徐九思揮軍加入戰團,由南向北全力突擊。正在激戰的山上明軍見有援軍到來,頓時歡呼四起士氣大振,攻勢愈發猛烈。劉昭孫則按事先謀劃率軍快速包抄截敵後路。
阿敏也是久經戰陣之將,但今晚所遇形勢為其生平前所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