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全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7世紀末,奧斯曼帝國在歐洲屢遭慘敗。1683年奧斯曼帝國軍隊兵敗維也納城下,匈牙利和貝爾格勒脫離奧斯曼帝國;威尼斯人奪取希臘,俄國軍隊攻克位於黑海北岸的亞速。1699年奧斯曼帝國蘇丹被迫簽訂《卡羅維茲和約》,承認波蘭擁有烏克蘭南部、奧地利統治特蘭西瓦尼亞和匈牙利、威尼斯佔據希臘南部、俄羅斯控制德涅斯特河以北地區。奈瑪認為,1699年奧斯曼帝國與基督教國家簽署《卡羅維茲和約》,類似於628年先知穆罕默德與麥加偶像崇拜者簽訂《候德比耶和約》。《候德比耶和約》是628年先知穆罕默德與麥加古萊西人代表蘇海勒&iddot;阿姆爾在麥加以南16公里處的侯德比耶簽訂的和約,由阿里執筆。和約規定:雙方休戰10年;休戰期間,穆斯林不得庇護擅自投奔麥地那的麥加人,而背叛先知穆罕默德的人卻可留居麥加;先知穆罕默德放棄該次朝覲撤回麥地那,古萊西人保證在翌年朝覲期間撤出麥加3日,以便穆斯林在克爾白履行宗教義務。《侯德比耶和約》的訂立,儘管沒有使先知穆罕默德達到在該年朝覲克爾白的目的,但是畢竟標誌著麥加的古萊西人對於先知穆罕默德及其宗教的初步承認,從而為先知穆罕默德以勝利者的身份重返故鄉鋪平道路。《侯德比耶和約》的訂立可謂穆斯林克復麥加的重要起點,《古蘭經》曾稱此事是先知穆罕默德的&ldo;一種明顯的勝利&rdo;(《古蘭經》,48:1)。629年先知穆罕默德率領2 000餘名穆斯林自麥地那出發,驅趕作為祭牲的60峰駱駝,前往麥加。古萊西人按照《侯德比耶和約》的規定,預先撤至麥加郊外。麥地那對於麥加的勝利已是大勢所趨。630年先知穆罕默德討伐麥加古萊西人並克復麥加。先知穆罕默德來到克爾白神殿,繞行7周,觸控玄石,命令穆斯林搗毀神殿內所有的供奉之物,僅保留玄石作為聖物。先知穆罕默德向眾人高呼:&ldo;真理已經來臨,虛妄已經消滅;虛妄確是易滅的。&rdo;(《古蘭經》,17:81)伊斯蘭教在先知穆罕默德的故鄉取得了徹底勝利,古萊西人頑固恪守的多神崇拜從此蕩然無存。奈瑪認為,兩個和約都是為了休養生息而暫時退卻,並非腐敗無能的辱國之舉。
不過,奈瑪也不得不承認,《卡羅維茲和約》的簽署畢竟說明奧斯曼帝國正在走向衰落。為什麼會衰落呢?他開始借鑑伊本&iddot;赫勒敦在《歷史大全》中提出的歷史迴圈論。伊本&iddot;赫勒敦(ibn khaldun,1332‐1406年)全名阿布&iddot;栽德&iddot;阿卜杜勒&iddot;拉赫曼&iddot;伊本&iddot;穆罕默德&iddot;伊本&iddot;赫勒敦&iddot;哈德拉米(abu zayd &l;abdu r-raḥān b uḥaad b khaldun al-Ḥadrai),是伊斯蘭世界歷史哲學的開創者,系西班牙阿拉伯人的後裔,長期生活於馬格里布地區。伊本&iddot;赫勒敦所著《阿拉伯人、波斯人、柏柏爾人歷史的殷鑑和原委》(簡稱《歷史大全》,uqaddiah)共計7冊,分緒論、正文和附錄3部分。《緒論》是全書精華,集中表述其歷史哲學觀點。《歷史大全》上起遠古祖先,下至當代,包括阿拉伯人、柏柏爾人、波斯人、希臘人和羅馬人諸民族的歷史。伊本&iddot;赫勒敦的《歷史大全》並未侷限於敘述歷史現象,而是著重分析自然環境與人類社會、遊牧世界與定居社會、部落制度與國家秩序、物質生產與文化生活相互之間的邏輯聯絡,強調歷史程序的內在規律。伊本&iddot;赫勒敦認為,宗教是推動人類從野蠻向文明過渡的關鍵因素,每個民族的歷史均表現為誕生、成長、鼎盛、衰敗和滅亡周而復始的迴圈過程。伊本&idd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