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第1/2頁)
金面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哎喲,想捂臉,好害羞。
第22章 六十年代好種田
杜忠江還真不是光嘴上說說而已。他在修車鋪淘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便立刻投入到紡車的生產中去。
這一回他們甚至沒麻煩農具廠幫忙,就一堆男知青湊到一起倒騰。
別說,不知道是現在學校的課堂設定讓中學生們動手操作的機會多, 還是因為眼下家家戶戶都有好幾個孩子, 即便是城裡娃也不能十指不沾陽春水, 真當少爺小姐, 基本上都得幫忙做家務;反正這幫知青小夥伴們的動手能力的確挺強的。
大家集思廣益, 反覆試驗, 只用了不到十天功夫, 杜忠江就造出了一臺紡車。
那紡車是腳踩式的, 瞧著有點像裸露版的縫紉機,又像是倒扣過來腳踏車, 只不過輪子是木頭的, 而且前輪極小,如同滑輪。
杜忠江腳踩紡車下部的踏板,帶動木頭輪子轉動。他左手抓著處理過的蓬鬆的不帶丁點兒油脂的羊毛, 右手往小滑輪側邊的入口送絨線。隨著木頭輪子的轉動,羊毛匯聚成線, 纏繞在小輪滑後面的紗錠上。
比起用紡錘紡羊毛,他的速度當真要快多了。沒用多長時間, 紗錠上就纏繞了厚厚的一圈羊毛紗線。
頭回見到這般操作的知青都傻眼了。
跟他們混熟了的食堂大師傅是陝北人,當地有紡線的習俗。有意思的是不知道是不是當年大生產運動留下來的習慣, 他們並不遵循男耕女織的傳統, 反而都是男的紡線織毛衣。
大師傅原本在旁邊抽菸看熱鬧, 這會兒見狀也躍躍欲試, 擼起袖子上陣:「我試試。」
結果他一上手就嘖嘖稱讚:「這個好, 比我在老家用的更順暢更好使。」
杜忠江個性靦腆, 這會兒卻免不了帶上了些小驕傲。他認真地解釋道:「腳踏紡車要比手搖紡車效率高。我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做了點兒改良。這裡加上了搭片,這樣紡線就不容易斷,速度也更快。」
田藍對於紡車的具體結構知之甚少,她也沒搞明白他的改良究竟是在什麼基礎上進行的。但有一說一,依靠紡車,捻毛線的速度的確上升了。
如她這般的手殘黨,一天居然也能紡二兩毛線。這還是她利用出操訓練編寫教材以及上課之外空閒的時間乾的活。
她攢了一個禮拜就湊齊了斤把重毛線,夠織件毛衣的量了。
薛秀琴平常一副小妹妹的做派,什麼事都跟在姐姐們身後,卻是位織毛活的高手。她會打線衫會織套頭毛衣毛褲,還會平針、上下針、竹節針等好幾種花樣。
當初她還沒下鄉的時候,跟她媽一道猜拆了整整50雙廠裡發的紗線手套,就為了湊齊線織毛衣。
田藍只能拱手錶示佩服。她就向薛秀琴拜師,準備一鼓作氣織上六件毛衣。自己留一件,其餘五件給陳家人,不管是胡阿姨還是她未曾謀面的陳家大女兒,她都沒落下。
陳家記掛著她,從她來寧甘農場後,各種吃穿用的好東西都沒斷過。她現在能力有限,還報不了恩,但是最基本的禮尚往來她得懂,禮輕情意重。
薛秀琴問她:「你就這樣直接織嗎?先染色吧,染上顏色再織多好看啊。」
田藍頓時羞愧,都說六十年代樸素,可跟這群總是想方設法讓生活更精緻清爽些的小姐姐相比,她實在是真·豬豬女孩。因為她根本就沒想過這一茬。
戴金霞也勸她:「還是染色吧,你看染出來的多好看,多鮮亮。咱們都穿一身紅毛衣,到時候上臺表演多精神啊。」
田藍看她拿出來的紅毛線,不由得驚嘆:「可以啊,都能拿到商場賣了。」
瞧這顏色鮮亮的。
其他知青也拿出自己的產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