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小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我和年輕的太爺爺前往南陽的路上,偶遇了一位富商。這位富商面容愁苦,主動攔下了我們,向太爺爺訴說著自己的病情。
富商唉聲嘆氣道:“我近來食慾極差,勉強進食後,腹部便脹滿不適,噁心欲嘔,這幾日更是渾身乏力,精神萎靡。”
太爺爺為其仔細診斷,觀其面色,察其舌苔,又為其切脈。片刻後,太爺爺說道:“您這是脾胃運化失常,飲食停滯所致。”
隨後,太爺爺決定為富商針刺治療。太爺爺告訴富商:“我準備為您針刺食竇穴,此穴位於胸外側部,第 5 肋間隙,距前正中線 6 寸。食竇穴乃是治療您這病症的關鍵穴位。”
說罷,太爺爺取出銀針,精準地刺入富商的食竇穴。
在等待行針的過程中,太爺爺向我講解道:“這食竇穴功效甚多,除了能治療飲食不化,還可用於調理胸脅脹痛、水腫等病症。其原理在於透過刺激該穴位,能疏通脾胃經絡,促進氣血執行,恢復脾胃的正常運化功能。”
行針完畢,富商頓感腹部舒適許多,太爺爺又開了幾副調理脾胃的中藥,叮囑富商注意飲食規律。
富商感激涕零,欲以重金相謝,太爺爺卻婉言拒絕,帶著我繼續踏上了前往南陽的路途。
後來我聽太爺爺給我講,這食竇穴的“食”,在中醫理論中,具有多重含義。其一,代表食物,是生命維持的物質基礎;其二,蘊含滋養、化生之意,強調食物經脾胃運化轉化為氣血津液,以濡養周身。“竇”,本義為孔穴、竅道,有深邃、隱秘之象。
從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來剖析,食竇之名與傳統的陰陽五行、經絡氣血理論緊密相聯。在中國古代哲學中,陰陽平衡是生命執行的基本準則,五行生剋則闡釋了臟腑之間的相互關係。脾胃在五行中屬土,主運化,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食竇穴恰與脾胃的功能密切相關,其所處位置及命名皆蘊含著深奧的醫理。
“食”字型現了該穴位在食物運化、氣血化生過程中的關鍵作用。食物入胃,需經脾胃的腐熟、運化,方能化為精微物質,輸布全身。食竇穴猶如這一過程中的樞紐,調節著食物的消化吸收與氣血的生成。
“竇”字的深邃隱秘之意,在治療功效中有著重要的體現。竇的意思是更深的通道,這就暗示著食竇穴有著更深層次的調理作用。總而言之,這食竇穴有著更加深層調理的含義。
當脾胃出現問題時,如食積氣滯、痰溼內阻,食竇穴就像一條隱藏在體內的秘密通道,能夠深入地疏通脾胃之氣,化解積滯,清除痰溼。其作用並非僅僅停留在表面的緩解症狀,而是從內部根源上進行調理。
例如,對於飲食不節或脾胃虛弱導致的胃脘脹滿、疼痛、納呆等病症,食竇穴恰似一道精準的調控開關。透過針刺、艾灸或按摩等刺激方法,能夠激發經絡之氣,深入到脾胃的深層組織,調和脾胃功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消化能力,消除食積停滯,使胃脘部的脹滿疼痛得以緩解,食慾恢復正常,充分體現了“竇”字所代表的深入、精準的治療作用。
又如,在中醫整體觀念的指導下,食竇穴對於因脾胃不和引起的全身性症狀,如乏力、消瘦、面色無華等,也能透過其深層的調理作用,由內而外改善脾胃的運化機能,化生氣血,從根本上提升身體的健康狀況,彰顯了“竇”字所蘊含的深度滋養和內在調節的深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