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一章 你們是‘新人’ (第2/2頁)
推敲夜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譯名是《大英輿地全書》(今譯《末日審判書》,正式名稱應為《土地賦稅調查書》或《溫徹斯特書》又稱“最終稅冊”),威廉一世本意是透過這個調查深入瞭解新得疆土的情況,以便課稅徵兵,實際上這篇報告中對於當時人口、經濟等狀況敘述頗為詳盡,可稱之為十一世紀英國社會生活史而當之無愧。
而中國歷史上對於統計向來不大注意,也缺少科學的社會調查。關於中國社會最早的研究開始於在華的西方傳教士以及在政府機關服務的外國官員。對於平民生活的研究頗有心得且能有系統地分類描寫的,大約首推美國傳教士明恩溥博士(ahsith)他在中國傳教四十餘年,精通中文,以敏銳的眼光和身臨其境的觀察中國農村的現實,在三十多年前出版了兩本比較重要的著作《中國農村生活》(vil life cha,今譯《中國鄉村生活》)和《中國人的性質》(chese characteristics,今譯《中國人的氣質》)。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仍採用西方的社會調查方法,根據性質和範圍的不同,調查方法分為三種:即個案研究(也稱個體研究)、選樣調查和全體調查。”
李景漢先生將三種調查方法寫在黑板上:
“個案研究是從case study和 case thod譯出的,是以個人或家庭為研究調查的單位,細密地研究一個單例自身的性質與他的環境,要徹底地瞭解個人在他家庭裡的位置,或說他與家庭的關係,再把範圍擴大來講,即他在社會中的位置,或說他的社會關係。個案研究不但作為社會學方法的前驅之一,而且對實地調查的技術方面有極其重要的貢獻。使人能深一層的認識許多社會問題間的連鎖關係,要了解一個人,必須研究他的詳細歷史,他的環境、他的現狀,包括親戚、朋友、鄰居、僱主、醫生、學校、教會、房東……一切記錄,總之,凡關於他的種族、歷史、家庭、健康、宗教、嗜好、社交、財產、職業、起居、飲食、性慾、經驗、智力觀念態度等項,都在調查的範圍之內。這種調查使我們明瞭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每個人的問題都不是他個人的問題,跟整個社會脫不開關係。”
:()剛毅堅卓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