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隱忍與不甘 (第2/4頁)
推敲夜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8月14日,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和工學院院長顧毓琇雙雙接到教育部密電:“政府擬在長沙設臨時大學一所,特組織籌備委員會,敦聘先生為委員,定於八月十九日下午四時在本部召開預備會,屆時務希出席為盼。”與此同時,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等也接到了同樣內容的電報。
8月19日,教育部在南京舉行會議討論華北高校內遷事宜。聯合大學合組之動議,當是在教育部的指導下,結合廬山談話會期間有關教育問題的討論意見,由平津各校負責人參與構想而形成的,得到了相關各校人士的積極參與。
國民政府及時出臺了《教育部設立臨時大學計劃綱要草案》,由於戰前清華大學已經在長沙動工建立分校,因此決定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和中央研究院的師資裝置為基幹,在長沙成立臨時大學;又由於戰前北平大學、北洋工學院已經與陝西省政府共同做好遷陝準備,而且北平研究院部分機構已經遷到陝西,所以計劃將北平大學、北洋工學院、北平研究院遷至西安成立西安臨時大學。
8月28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致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一封公函說:“奉部長密諭,指定張委員伯苓、梅委員貽琦、蔣委員夢麟為長沙臨時大學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楊委員振聲為長沙臨時大學籌備委員會秘書主任。”梅貽琦接信後,立即赴長沙進行籌備工作。
9月8日,中英庚款委員會應教育部之請,決定撥款50萬元作為兩所臨時大學開辦費。
9月10日,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發出第號令,正式宣佈:“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和中央研究院的師資裝置為基幹,成立長沙臨時大學;以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幹,設立西安臨時大學。”此後,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在各大報紙刊登訊息,通知全校師生去長沙臨時大學報道。
隨著平津局勢的不斷惡劣,平津高校的師生心態日漸焦灼,連日來的迷茫和恐懼讓他們心力交瘁。9月10日教育部號令正式下發之後,還沒等三校正式的通知發出,成立長沙臨大的命令就已經在平津高校的師生中用書信和電報的方式秘密傳開了。茫然不知所措的平津師生們得到了這個為之翹首以盼的訊息之後紛紛火速想各種辦法離開平津,奔赴湖南長沙。
隨後各校在各大報紙上紛紛刊出遷校通知,讓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學校的所有師生匯聚長沙,十一月正式開課。本來準備四人一同啟程南下,奈何阮媛身體一直欠佳,曾澗峽擔心舟車勞頓妻子身體難以承受,深思熟慮之後決定讓周曦沐夫婦先走,讓阮媛再修養一陣子,等她身體恢復一些再出發。臨行之前,白蒔芳和周曦沐去曾澗峽和阮媛家裡做客,阮媛說要跟白蒔芳說私房話,把曾澗峽和周曦沐趕出了門。周曦沐和曾澗峽去了家附近的一間小店,點了滷煮火燒和豆汁兒,坐在道邊兒看著來往的行人。
“我雖然在北平土生土長,但從小就特別不愛喝豆汁兒,總覺得它的味兒很怪,但一想到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喝到了,還覺得怪想念的。”周曦沐說完,喝了一口豆汁兒,卻不急著嚥下去,在嘴裡慢慢品味著。
曾澗峽沒有答話,端起碗來也喝了一口豆汁兒,兩個男人默默品味著,一時相對無言。這時候有一隻瘦骨嶙峋的黃狗慢慢地走到他們的桌邊,坐了下來,使勁兒地搖著尾巴,眼中都是乞求的神色。
“你也想吃滷煮嗎?來,給你一塊!”
周曦沐從碗裡挑出一塊豬大腸扔到地上,黃狗狼吞虎嚥地吃進肚裡,周曦沐和曾澗峽默默把碗裡的肉都挑出來給它吃了,
“惶惶然如喪家之犬,不可終日。”周曦沐想起了《楚辭》裡的這句話,一陣心酸湧上心頭。
“我們現在又何嘗不是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