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相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錢的要數那些從山裡逮來的山雞,山兔之類的野貨,那裡的人很有跟這些野物鬥智鬥勇的本事,也是為了改變極貧極困生活想出的來錢的路子。他們絕不會拿著這些野物來改善自己的生活,不是他們的嚼頭沒有家養有滋味,即使小販給出的價格也比家養的高出很多,再就是野山公雞為了身上的一點點肉破壞漂亮的翎毛實在有些可惜。收上來的山貨隨著價格水漲船高進了城裡的大館子,被成名的廚師一頓藝術加工,成了有錢的人品味的佳餚。
山裡人一聽到賴子地吆喝,都會把自己想賣的,想買的拿到他的驢車旁來交易。有時候他會因為一分錢的利益跟山裡人爭吵上半天,直到山裡的娘們兒跟他告了饒,或者是那家的爺們表面擺出一副大方的樣子出來解圍,人家是一稱來百稱去的沒點賺頭誰還願意幹,甘願把那一分錢的便宜讓給他,他才停住了嘴。說話的聲音天生高八度,又加上他特別的能賴,連山裡娘們兒都賴他不過,山裡娘們兒給他起了一個雅號,都叫他“賴子。”
叫他“賴子,”的另一個原因是他能在一杆稱上做出兩種手腳,這是他的發明,也是他的秘密,就像賭場裡的老千在牌局上做手腳一樣的老練。賣出貨物的時候總是把稱抬得高高的,買進貨物的時候又把程壓得低低的,表面上他總是把更多的利益讓給了山裡的人,實際上無論是在賣出還是在買進,他總是在分量賺了大便宜。日子久了山裡的人們也都知道他在稱上做了手腳,賴了人們的便宜,人們並不反對賴子,不反對賴子的原因並不是他們心裡甘心受他欺騙,而是除了賴子,再也沒有像他那樣堅持得長久,在山裡跑來跑去。儘管曾經有人看到賴子生意眼紅,也曾經嘗試過搶他生意,終究都受不了他那樣辛苦。
在來往買賣賒欠的賬單上,賴子才一筆一劃寫上“趙連雙”三個字。
“趙連雙是誰?”
“這話說的,本大人學名叫趙連雙。”賴子不為人們揶揄而生氣。
“你不叫‘賴子’嗎?要叫也應該叫趙連贏才對。”
賴子聽了總是笑呵呵地說,“賴子,是筆名,趙連雙才是真名,趙連贏是我做買賣的心願。”
不管走多遠,只要有利益可賺,賴子的叫賣聲就會喊到哪裡。
科技力量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發揮著超常的傳播速度。賴子把驢車換成農用三輪車以後,那種帶著唱腔的吆喝聲,輕輕動動手指就在山裡從南到北傳了個遍,高音喇叭對他來說像三輪車一樣不再那麼費力了。那些在城裡才能買到的生活日用品,山裡人一出家門在他的農用三輪車上就能買得到了,圖個方便,人們也不在乎他比城裡貴出的那點兒錢。
有買賣的地方自然興隆,做買賣的人自然富裕。賴子是他們村子裡最早置買農用三輪車的,山裡的路也開始修的寬了,賴子把農用三輪車換成了農用汽車。
“以後我就退休了,讓我小子接替我的職業。”一天賴子領著他的兒子邊做著他的買賣邊到處的給人們來介紹。
“你可別像你爹一樣人們只知道他叫‘賴子,’提起趙連雙人人都搖頭。”
“我不叫‘賴子,’我叫趙西海,‘賴子’太難聽了。”趙西海在反駁山裡的人的時候一點也不拘謹。
山裡的人沒有好的教育,指望不上孩子唸書能有個好出息。賴子早就想好了,等他老了就把他的衣缽留給他的兒子,兒子念不唸書沒關係的,從識字一來,倒是對他買賣的賬目很感興趣,一廳收支比他還算的準確。一天唸書就不那麼熱心。
給趙西海娶了媳婦,有了孩子,趙連雙又幹回了他的老本行,在西北的山坳裡吆喝著老牛去種地了,人們早已嫌棄老牛的腳步太慢了,有的開始用機播耕種了。還是老牛好,穩重,有長勁。趙連雙沒有想到自己穩重、有長勁的性格並沒遺傳給他小子。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