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第3/4頁)
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個巨星拍一部影片的片酬也就是百萬之間。高飛一年寫五六個劇本很容易,而一個巨星要一年拍五六部影片卻是十分辛苦的事情,所以說嘉禾給出的待遇依然是大牌巨星的身價。
嘉禾能給出這個價格自然有他們的盤算,沒有誰會做虧本的買賣,只是他們的如意算盤不該算到高飛身上。高飛這次是出了冷笑,他們能看到自己的價值,自己也一樣可以看到。對於影視界的訊息高飛是沒有他們這些影片公司獲得的快,但最近幾部影片的票房反常高飛早就注意到了。像《開心鬼》和《倩女幽魂》這二部影片在曾經的歷史上根本沒有突破二千萬票房,而且相差不少,而如今卻是不但突破了,還過很多,幾乎提升了4o%~~6o%的票房。出現這樣的提升,高飛很早就開始分析原因了。要找到原因也很簡單,票房的來源在於影院,而影院的上座率和播長久就可以簡單判斷票房的高低,雖然這種判斷會出現比較大的差距,但這的確是一個比較好的分析方法。而透過幾家影院的調查,現這些影片的上座率和長久度跟一般一部影片的效果差不了太多。這樣就可以論證一個結果,在上座率和播時間長久相同的情況下,要想票房增加,只能依靠影院的個數增加。1oo家影院與15o家影院播一部影片,上座率和播次數一樣的情況下,肯定15o家影院獲得的票房要高出1oo家影院的5o%。
得出這個結論後,高飛就知道自己寫的劇本可能與其他編劇寫的劇本已經在影院上映方面佔了優勢。而且剛才嘉禾給高飛的第一份合約就已經證明了他的推論,如果自己的劇本沒有其他方面的優勢,嘉禾公司何必在合同裡提出讓公司其他編劇要冠用他的名字。如果沒有利益方面的事,嘉禾根本不需要這樣做。
一百萬一本劇本,可能一個編劇寫一輩子也無法掙到這樣多。但高飛的劇本已經不能再用質量和內容來判斷這他劇本的價值了。這就好比一個演員,大牌明星多少有他自身的票房,稱為票房保障。票房保障也是一種價值,一部電影中的角色其實誰演都是一樣,但片酬也能一樣嗎。明星的身價也就體現在於此,你的人氣越高,身價也自然會高。高飛雖然是一個編劇,但他同樣擁有了額外的自身價值,對於票房他的確沒有任何保障可言。但他擁有影院播放數量的保證,全港上映是任何影片公司都希望得到的。如果一部只能獲得一千萬票房的影片換上了高飛做編劇,可能就會使影片達到一千五百萬的票房。而這額外多出的五百萬票房就是高飛的價值,看破了這一點,就明白嘉禾為什麼會出百萬天價了。
高飛把第二份合同再次丟在桌子上,人也起了身,嘉禾公司依舊想依靠自己擊敗其他影片公司。他們的做法是為了公司,高飛不想責怪他們想利用自己的打算,但他們實在是太小看自己分析能力了。以前劇本自己從來沒在價格上說過一句話,他們給多少是多少,可能自己這種做法讓他們覺得可以從這方面下手吧。既然如此,也就別怪我高飛不客氣了,高飛走到離開會議室的門口,頭也沒有轉的說道:“昨天寄給你的劇本稿費為一百萬,記得早點把錢送來,否則就把劇本退還給我。”
望著離去的高飛,何冠昌才現自己還是太小看了高飛。以前他從不談論劇本稿費的事情,公司給多少他就拿多少,以為他不明白自己的價值。原來他只是不願意計較,自己還一直認為他這個年輕人只會寫劇本而已。看來一切都是自已為是,這世界上真的有對金錢可以看的這樣平淡的人,而且還是這樣年輕的一個人。
第二份合同的內容除了何冠昌和鄒文懷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會議室的人依然沒有誰敢輕易打破這份壓抑的寧靜。雖然不知道合同內容,但高飛離去的還句話和那口氣已經有如風暴般在每個人的內心狂嘯著。一個劇本要價一百萬,獅子大開口嗎,不,漫天要價才是吧。雖然這二年經濟增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