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某日,嬴政駕幸梁山宮,從山上見丞相李斯車騎甚眾,心中大為不快。有中人悄悄轉告李斯,李斯於是輕車簡從。嬴政知道後大怒,道:&ldo;此中人洩吾語。&rdo;尋找洩密者,無人應承。於是詔捕當時所有在身邊的人,一律殺之。從此之後,再無外人得知嬴政的行蹤。
嬴政此舉雖未必是衝著李斯去的,卻也讓李斯的面上很不好看。而在那些術士看來,嬴政為了成仙,連丞相李斯‐‐他最親密的戰友都不惜翻臉,可見其對成仙的認真和執著。
嬴政越執迷不悟,給術士的壓力則越大。一旦嬴政意識到自己被騙,則他將要展開怎樣的報復?要知道,嬴政可不是《皇帝的新裝》裡面那個笨蛋皇帝,他是絕不會吃啞巴虧的。
那些先知先覺的術士開始惶惶不可終日:這次是矇混過關了,可下次呢?再這麼欺騙下去,遲早要出事,而且一出必是大事。富貴誠可貴,性命價更高。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5所坑實為術士】
最早開溜的術士是侯生和盧生。荒謬的是,臨走之前,兩人還煞有介事地來了一場技術探討,得出嬴政求仙必然不能成功的結論。而這段談話也不可思議地被史冊記載了下來:
〖侯生和盧生相與謀曰:&ldo;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起諸侯,並天下,意得欲從,以為自古莫及己。專任獄吏,獄吏得親幸。博士雖七十人,特備員弗用。丞相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上樂以刑殺為威,天下畏罪持祿,莫敢盡忠。上不聞過而日驕,下懾伏謾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驗,輒賜死。然候星氣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諱諛,不敢端言其過。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於上。每日批覆表箋奏請,重達一百二十斤,不滿不休息。貪於權勢至如此,未可為求仙藥。&rdo;〗
且說侯生和盧生二人亡命而去,嬴政的憤怒是可想而知和無可指責的。別人逃跑也就罷了,可偏偏是你們兩個!要知道,我豢養的術士雖多,卻獨獨對你二人最寄厚望。凡你們所求,無不應允;凡你們所欲,無不得到。我何曾虧欠過你們?我何曾讓你們作難?試問,我還需要做些什麼,才能讓你們更加滿意?可是沒用,你們還是要逃!你們當我是什麼?一個可以愚弄在股掌之上的冤大頭嗎?
說起來,侯生和盧生這兩人也確實不地道,光顧著自己逃命,卻渾然不顧那些還留在鹹陽的同行死活。果不其然,他們剛逃走沒幾天,一場災難就開始降臨在他們的同行身上。
嬴政一聲令下,還沒來得及逃離鹹陽的術士們被悉數緝拿歸案,關押一處,先由御史宣讀詔書。詔書曰:
〖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然而,韓眾入海求仙,一去再無音訊;徐巿等費以巨萬計,終不得藥;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冀望極深,數年來卻毫無所獻。徒jian利相告日聞,欺吾仁厚而不忍責罰也。今盧生等不思圖報,乃亡命而去,又復誹謗於我,以重吾不德。諸生在鹹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妖言以亂黔首。〗
詔書宣讀完畢,接著就是要老實交代問題了。嚴刑拷打之下,諸生為求自免,互相揭發,乃至不惜編造,牽引誣告。審理下來,得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坑於鹹陽,使天下知之,以為警戒。
此一事件,後世往往和焚書並列,合稱為焚書坑儒。但究其原委,所謂坑儒,本只是對良莠不齊的術士隊伍的一次清理整頓而已。這被活埋的四百六十餘人乃是候星氣、煉丹藥的術士,並非儒生。司馬遷在《史記&iddot;儒林列傳》中也有明言,&ldo;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rdo;,可見根本就沒儒生什麼事。
那麼,坑術士又是從何時開始被誤傳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