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此,秦國日夜用兵於韓、趙、魏、燕、楚,齊國袖手旁觀不說,每當秦滅一國,還會遣使入秦稱賀。等齊國見五國皆滅,睡獅這才驚醒過來,意識到大禍即將臨頭:當秦滅韓、趙的時候,我沒有站出來說話;當秦滅魏、楚的時候,我同樣沒有站出來說話;當秦滅燕、代的時候,我還是沒有站出來說話。如今秦國要滅我齊了,這才悲哀地發現,已經沒有人可以站出來為我說話了。
秦國大兵壓境只是早晚的事,何去何從?齊國文武諸臣,有主戰的,有主降的。主戰的以即墨大夫為代表,見齊王建,道:&ldo;齊地方四千裡,帶甲數百萬。夫三晉大夫皆不便秦,而在阿、鄄之間者百數,王收而與之百萬人之眾,使收三晉之故地,即臨晉之關可以入矣。鄢郢大夫不欲為秦,而在城南下者百數,王收而與之百萬之師,使收楚故地,即武關可以入矣。如此,則齊威可立,秦國可亡,豈特保其國家而已哉!&rdo;
齊王建雖然沒主意,也本能地覺得這話不靠譜,因此不聽,只是發兵守住齊國西界,斷絕與秦國的一切官方及民間往來,能拖一天算一天。
嬴政二十六年,王賁率大軍從燕南攻齊。齊軍承平四十餘年,不被兵革,安於無事,從不曾演習武藝,哪裡是身經百戰的秦軍的對手!王賁大軍由歷下、淄川徑犯臨淄,所過長驅直搗,如入無人之境。齊王建困守於都城臨淄,做著最後的頑抗。秦使陳馳入見齊王,許諾只要歸降,秦將封以五百里之地,猶不失為一方諸侯。齊王建本沒有主意,於是開門納降,秦兵卒入臨淄,民莫敢格者。齊國就此滅亡。
秦國果然守信,封賞齊王建五百里之地。不過這五百里之地卻是在太行山間的共城,四圍皆是松柏樹木,絕無人煙。齊王建宮眷數十口,茅屋數間,衣食不繼,幼子中夜啼飢,齊王建悽然起坐,泣下不止。不數日,齊王建餓死,齊人聞訊,哀其不幸,復又怨其偏聽jian人賓客以致亡國,為之作歌,曰:&ldo;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rdo;
齊國既滅,天下一統。時為嬴政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這一年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最無法忘懷的年份之一。這一年,一個龐大得讓人望而生畏的帝國在中華大地誕生。這個神話般的秦帝國,威名遠揚,驚駭異邦。秦(ch&039;)由此成為英語&ldo;中國&rdo;(cha)及各種非漢語中其他同源名稱的原形。例如:&ldo;thai&rdo;和&ldo;sai&rdo;作為中國的名稱,便已出現在公元一、二世紀的希臘和羅馬著作當中。
而對帝國的子民而言,他們的第一感覺則是:戰爭終於結束,這該死的戰爭,終於他媽的結束了。延續兩百餘年的戰國時代,戰役數千,死者百萬,又有幾個家庭能夠倖免於難?父戰死在前,子戰死於後,弱女乘於亭鄣,孤兒號於道路。老母寡妻,晝思夜哭,戰場千里外,不得收骨肉。
結束了,都結束了,災難深重的中國大地暫時得以喘息。正如每個新生兒都代表著上帝對人間的祝福,新帝國的誕生也帶給了民眾無限的想像和希望。他們也不得不想像,不得不希望。縹緲而無情的命運,幾曾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上?
再說李斯,自他提出統一天下的構想,到天下真的統一,已過去了二十三年的時間。少年子弟江湖老,李斯從一個三十三歲的青年,變成了一個五十六歲的中年。他慶幸著,慶幸自己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夢想成真。他激動著,雖然即將步入暮年,但他人生的第二段征程才剛剛開始,而這第二段征程必定比第一段更輝煌、更燦爛。
作為新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嬴政時年三十九歲。年輕的他業已實現了從未有人實現過的偉大事業,帝國的版圖幾乎包含了所有已知的疆域。盤古開天闢地,彷彿是專為他一人而開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