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遍處哀嚎恫哭,營壘之間,素幡白旗林立,綿延十數里......
中軍營中,將校齊聚,聽完彙報,眾人面面相覷。張彥威愣愣地問道:“契丹人這是出了何故,有什麼重要的人,死了?”
劉承祐的眼神則明顯地多了幾分靈動的異彩,喜形於色,身體無意識地放鬆下來,掃視一圈,十分乾脆地下令:“傳孤命令,全軍南撤!”
此令一下,眾將更加訝然。
......
欒城,遼營這邊,各處已然被素色點滿。
耶律德光的暴亡,影響是十分大的。他一死,軍營上下,頓成一盤散沙,跟失了方向一般,人心不定,軍心動盪。內部的潛流湧出了水面,原本就足夠壓抑的軍營,更加不穩了。
遼營,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涇渭分明起來,分成了三股勢力。忠誠於耶律德光的契丹貴族、文武,永康王耶律阮一派,以及燕王趙延壽為首的漢人勢力,為了爭奪大軍的主導權。
耶律德光死得太突然了,突然地根本沒有指定主事者。
三方勢力中,實則以“帝派”人數最多,實力最強,但沒有一個領袖,雖然都秉持著護送耶律德光“遺體”還上京,但人心比較散。
耶律阮則早有準備,拉攏了一些貴族將領,為他背書,支援他主導大軍,事實上,整個大軍中,此時就以他最為尊,身份、地位都很到位。但是耶律阮已然表現出了某些不好的“苗頭”,自然引起了“帝黨”的反感。
至於趙延壽,基本陪跑,只求自保罷了。不過,他倒是祭出了此前耶律德光給他的封官,有點不自量力地,欲以中京留守、大丞相之職,站上臺面主事。
內部紛爭地很厲害,上層不穩,自然而然地影響到了下面,很快,整個欒城遼營的氣氛徹底亂了。
而在一番爭執中,有人提出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暫且壓制住了矛盾。那就是,如何處理先帝的遺體,不可能就地掩埋的,得送其還上京,給太后一個交代。
但是,已入夏季,天氣炎熱,欒城距離上京可還遠著,要是就這麼不做處理運回去,耶律德光早就爛透了。
凡是總有解決的辦法,群策群力之下,將耶律德光用鹽醃製了一番,做成“帝羓”。
而在欒城遼營這邊諸事紛擾之時,劉承祐率著龍棲軍,耍了個花招,大張旗鼓南撤,爾後偃旗息鼓,循別路暗渡洨水,沿河疾速北進。這一條路,在東線,異於先前遼軍北歸之路。
這段時間,劉承祐可派人明查暗訪,將周邊的道路摸得熟透了。
一路南來,招降納叛,去蕪存菁,龍棲全軍兵力,仍不足八千。以這點兵馬,直撲欒城的十幾萬遼軍,劉承祐,這是打算做一回“大魔導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