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與爭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旦承認“西來說”,一旦認識到外來文化對於“三代”的影響,忽略活躍在全世界的腓尼基人肯定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因為這個海上民族在古代幾乎遍訪非洲、中東以及歐洲,他們有什麼理由偏偏忽略了東亞呢?這沒有道理!難道東亞的資源不夠豐富以吸引這群3千多年前的著名商人?尤其是中國這裡已經“先進”得讓中國的學者宣稱“文明獨立起源“了,所以中國應該有足夠的消費群體以及資源吸引來這個特殊的商業團體:腓尼基人!
在中國的愛國主義教材裡學生經常得到的一個錯覺是,中國人已經文明地穿金戴銀之時西方人包括英國人依然在樹上還沒進化完。實際上情況是,起碼在“三代”前期,東亞未必比不列顛島嶼上的人們先進多少,遺憾的是不列顛群島確實沒有足夠的地理縱深的作為後援,所以這個孤島上的人們安靜地龜縮在西方一域;到蒸汽機發明之後,動力船隻擴大了他們的有效控制範圍,他們很快就建構了一個“日不落帝國”。英國的歷史就航海向我們做出了一個很好的解釋:只要有一流的航海技術,只要你的文明足夠先進,抓住機會,一個小國一個小群體照樣可以控制全世界。
在3000多年前,抓住這個機會的不是別人,是腓尼基人,他們的足跡遍佈全世界,他們在全球建立了當時的“日不落帝國”。這個民族並不重視國家建設,他們是純粹的商人,他們的大本營黎巴嫩是個小地方,不過那裡富裕的程度據說為““街上堆銀如土,堆金如沙”。
遺憾的是,由於年代久遠,關於腓尼基人的一切尚在研究之中。但有些方面是很肯定的:這是一個以航海為主業的民族,他們航海的目的僅只是為了商業貿易。中國“坐賈行商”的成語說明了“商”的流動性。中國的“商朝”或許並沒有其它更深奧的道理,就是“行商”的意思!他們的“行”多半就是“航海”,這些商人遠航於各個不同的大陸與國家之間,當然也包括中國的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甚至更遠 。
我推斷腓尼基人最擅長的海路很可能有這些:中國經東南亞到印度洋,經紅海,在埃及的底比斯一帶短暫上岸,然後進入地中海地區;迴歸黎巴嫩大本營休整,向西他們在地中海的北岸與南岸地區建立殖民地(比如迦太基就是典型的腓尼基殖民地),他們甚至穿過西班牙南面的海峽進入大西洋,轉而向北進入今天的西歐與北歐,大不列顛群島是他們一個很重要的落腳點。腓尼基人在北歐的足跡已經不是猜想,已經被工作考古部分證實。
以上是腓尼基人的主線路,當然他們也有其它的路線,他們也經常到波斯灣去,這業已是定論。甚至有人認為腓尼基人的發源地就在波斯灣,從後面的某些歷史考證看倒也不無道理。
在歐洲人到達美洲新大陸之前,與腓尼基人有關的人群可能一直是美洲得以與外界發生聯絡的一個團體。那些奔波於秘魯與太平洋島嶼之間的人們或許正是他們的一個分支,因為他們最顯著的一個特徵就是善水。
腓尼基人部分人應該是白人,當然也有其它的人種,腓尼基人不是一個民族,它是一個逐漸形成的善於航海的一個商業混合體。所以探討其發源地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他們引起人注意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文化現象,從他們的活動範圍如此分散來判斷,他們的人種應該很複雜,不是單一的。
一般我們在教科書中或許會得到這樣的描述:生活在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沿海地區的最早部族,在公元前2000年前被統稱為迦南人。至公元前1200年後,因希臘人常與他們通商,又稱他們為腓尼基人。腓尼基人不僅善於經商,還會多種手藝。他們的特點是向埃及與蘇美爾學習優秀文化,透過經商與他們發生廣泛的交往。腓尼基人的航海業成熟得很早。埃及人把腓尼基人看成是一種聰明的象徵,正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