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第1/2頁)
任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什麼叫趁蒙恬不注意就自殺了?蒙恬那麼一位縱橫沙場的大將,身手矯健是自然的。他要制住扶蘇這樣一位養尊處優的皇子易如反掌。為什麼頭一回能拉住,第二回怎麼就拉不住了呢?
唯一的可能‐‐就是有人阻止了蒙恬,阻止蒙恬第二次拉住扶蘇。
這個人的名字叫王離,身份是蒙恬的副將。此人或許不太出名,但他有個很厲害的祖父王翦。當年嬴政能兼併天下,在外戰上主要就靠王翦與蒙恬。
現在王翦早亡,王離繼承家風依然任職軍中,職位方面卻只是區區副將。
詔書最後說讓蒙恬死前把兵權全部交給副將王離。為什麼偏偏就是王離呢?二十萬大軍啊,除了大將蒙恬外,大小軍官那麼多,為什麼偏偏詔書就是說把兵權交給王離?
有貓膩。
發動沙丘之謀的三個人,胡亥不論,他只是枚棋子,李斯趙高都是厲害角色。他們要做這樣逆天的大事,自然會準備周全,有句話叫成者王侯敗者寇,這事情一旦不成那是會殺頭滅族的啊。李斯這樣老謀深算,怎麼會打無把握之仗。所以,十幾天傳詔的時間內,暗地裡他一定做了什麼‐‐勾結王離。這個不難辦到,蒙恬一倒王離自然可以坐回祖父大將的位置。李斯投其所好以此為酬勾結王離。
由此,再回顧使者拿出那封詔書當眾宣讀的時候,那場面必定是驚風密雨極其緊張。毫不誇張說,屋子裡的幾個人:扶蘇、蒙恬、王離、使者、在讀詔書聽詔書,屋外面恐怕埋伏了絕不止五十刀斧手。
這樣一來,就很好解釋了,扶蘇自殺一是這人性子烈,受不了委屈。還有,他是被逼的。
而蒙恬就有些耐人尋味了,既然扶蘇死了,詔書又明確讓他自殺,他不但不自殺,使者還有旁邊虎視眈眈的王離竟然都不敢代勞,而只是將他削去兵權關押?這又怎麼講?
這需要說到整個蒙氏一族在大秦的影響和地位。
蒙氏一族
蒙氏一族發跡於戰國秦昭王年代。
嚴格來說,蒙氏是移民,他們來自齊國,但這並不影響蒙氏的發跡。秦帝國能任用他國能人猛將,這似乎早就有傳統,到後來的嬴政更是將這種祖先流傳下來的光榮傳統發揚光大。當年李斯就針對秦國土著人所說的&ldo;非我族類其心必誅&rdo;一說寫過流傳於世的《諫逐客書》,勸導嬴政用人唯賢。似乎有些扯遠了,兜回來。
蒙驁,齊國人,毛遂自薦來到秦國。
但凡是毛遂自薦的總體看來,不是自信心爆棚就是確有真材實料。很明顯,此人絕對是後者。
當時的一把手,嬴政的曾祖父,秦昭王非常識貨,封蒙驁&ldo;上卿&rdo;,&ldo;卿&rdo;分上、中、下三等。請注意,這個官職代表的可不僅僅是權力與受皇帝重用這麼簡單。這在當時可是一種殊榮。我們常聽人說位極人臣,位列三公九卿,這些後來官場上的套話,大多延自秦漢。
受封為上卿的蒙驁果然沒辜負領導的慧眼,此人遠勝常人之處在於:一、能打仗且是打勝仗:二、他活得夠久。第二點比第一點更為難得。
秦昭王死後,兒子秦孝文王替補為第一領導人。此人命苦,老子太能幹足足做了五十六年領導,輪到他也不知是一激動或是實在歲月不饒人,這位苦熬到53歲才坐上第一把交椅的仁兄只當了三天領導就歸了天。到他的兒子莊襄王,這個名字有點繞口,我們來說下此人的另一個名字,他就是歷史上大大有名的嬴異人,後認華陽夫人為子,改名&ldo;楚&rdo;的子楚。這樣一來清楚了,原來此人就是嬴政的掛牌老爹。
在子楚手下,蒙驁不打則已一打驚人。
元年為將軍,攻打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