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四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安寧宮。
姜離停在書架前拿了本書翻來覆去地看,只是沒看書的內容,而是在看書的質量。
旁邊是高朝溪在說起去刻書經廠的調研報告——
“……負責刻板的有百餘匠人,負責排活字印書順序的有二百餘人,另外還有裱背、裁紙、筆匠、墨匠等各幾十人。”
最後總結下:“共一千一百人。”
姜離發出感嘆:“好?多人啊。”
怪不得這書籍質量很高。
她手上拿著的是官刻本的《孔子家語。比起?她從外頭找來的手抄本,還有各種?小作坊的私刻本,質量高的不是一點半點。
用的棉紙厚實潔白,墨顯然也是好?墨,才會行?格疏朗,字跡清晰,毫無糊亂。
連她這種?看不慣豎版書籍的後世人,都覺得這本書算是質量上乘且清晰瞭然,便於識別。
“後來人說起?歷朝代表的文?學體裁啊。”派了6688在外屋巡邏當監控,姜離在屋內肆無忌憚與高朝溪道?:“是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以及最後的不太想說。
“真的嗎?”
高朝溪是頗為詫異的:畢竟此時她一點沒感覺到小說在她生活裡有什麼痕跡。戲文?也很有限,就目前?這些酸腐的戲文?,根本沒什麼人愛看。
比如國子監編的戲,宮廷裡倒是也會演,過年的時候她們還不得不坐在那看。
名字都是什麼《倫義大典《忠孝記。
臺上戲曲唱著,高朝溪轉頭就看到劉白雨和其?餘兩個妹妹悄悄數起?了瓜子,看誰盤裡的瓜子多誰就贏了——可知無聊到了什麼程度。
唐詩宋詞是彼時文?人墨客愛寫,其?餘人也愛看愛傳,難道?明?的小說也會有風靡朝野的一天?
會的。
那時候,小說會成為士農工商各個階級都流行?之物?。
而因為識字的人到底有限,由這些小說改編的戲曲,更到了‘無論南北,更不問老幼、男女、身份貴賤,人人喜聽傳誦’的程度。
那時候文?人間要搞什麼罵戰,除了跟過去一樣寫詩寫文?開?罵,還會:來,寫本小說、寫個戲來內涵你。什麼?你罵我捏造罪名,不好?意思本小說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就是巧合,誰自己認領誰心虛哦。
後來朝廷也想管來著,但‘潘多拉的盒子’一旦開啟?,就合不上了。
以至於朝廷對?輿論的控制,已經不能那麼影響民間了。
而現在小說界之所以幾乎一片空白三國演義、水滸都是元末明?初出現的,而從那至今大幾十年再也沒有出現過什麼風靡的小說,一個極為要緊的原因——
姜離再次拿起?了眼前?的書。
書籍,作為資訊傳播的載體,在明?初還是太少了。
那種?坊間你傳我,我傳你的手抄本不算,能夠大量印刷才能夠飛速的傳播。
但正如金英驚訝的那樣:官方刻印水平已經挺高了,然而從沒有過官方印刷小說戲曲等通俗文?學的先例。
民間想透過官方渠道?看到小說,完全?是不可能的事兒。
而民間能夠印書的書坊,現在的大明?有多少家呢?
八家。
是,不是八百,不是八千,而是整個大明?,兩京一十三省,能算得上書坊能夠自行?選擇書籍刊印出版的,只有八家。[1]
而京城,大概是天子腳下?規矩森嚴的緣故,目前?一家也沒有!
所以——
她揚了揚手中的書:“既然輿論高地是空白的,那你們就不要大意地佔領這塊高地吧。”
如今的小說市場,還是一片空白的輿論陣地。
姜離這麼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