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漢江山。”
拒絕跑題,迴歸主旨……
劉徹你看看,你綠帽子戴的穩,違反了祖宗家法,不僅我反對你,天下人都反對你,你簡直是站在了天下人的對立面上。
宗正繼續道:“正如皇后所說,我等已在長安手刃趙婕妤母子,血濺五步,其血臭不可聞。”
劉徹終是長嘆一聲:“何至於此啊。”
劉徹明顯服軟了,衛昭知道,他未必是信了自己的鬼話,而是形勢所逼,畢竟兒子們都在自己手上,劉弗陵也被肉體上毀滅了……
劉徹對太子動手多半是為了防外戚,大概也有怕太子改了自己的政策的緣故,在乎身後名嘛……
衛昭覺得,劉徹需要考慮平穩著陸的問題……
女人,真的不重要了……什麼你愛她,她愛他的……聽著都挺可笑的。
衛昭能感受到這種微妙的變化,但劉徹身邊王弼等人不能接受皇帝服軟啊……
王弼厲聲怒吼,作為公公的他聲音很是尖利:“江大人監察天下,若是有人行為不軌,江大人如何不知?”
這話跟宗正的實錘比起來有些不講道理了,衛昭看這廝還是不服,冷笑道:“怎麼,內侍和前朝矇蔽聖聽,都不掩飾了嗎?”
王弼又喊道:“皇后張嘴就是反叛,叛者可有組織?可有財帛?響應者何人?何時起事?”
啊,這該死的細狗。
這麼注重細節嗎?
在張角的歲在甲子和黃巢的九月八中,衛昭果斷選擇了九月八……
“何必自欺欺人?哼,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其實衛昭個人更喜歡那句“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但封建社會就不配碰瓷革命了,就算自己、她親兒子也不配。
而且閻羅是佛教裡的人物,佛教還沒傳入大漢,現在公認的幽都王是東嶽泰山大帝……她就算不忌諱,也得想想自己女兒叫劉岱……
皇后寫詩一直不錯,但張口就來這種殺氣騰騰的詩,讓人很緊張……
不僅劉徹這邊緊張,其他大臣也緊張……他們是和大漢繫結的,大漢完了,他們也要完蛋啊……
他們沒有私兵,缺德事也沒少做……心虛的很。
終於有人有些忍不住了:“皇后,這,如何是好啊?”和大漢存亡比起來,換個皇帝好像也不是什麼大事了……皇后好像很有才華的樣子,能解決反叛問題,保證大家的安危嗎?
統治階級軟弱啊,就是膽小……
皇上是沒辦法收拾殘局了……外地的老百姓謀反不知道也就罷了,皇后謀反也不知道……不值得信任,也不能保護他們這些大漢的大臣了……
衛昭說出了自己的看法:“能有一條活路,誰願意造反呢?正當減稅止殺,休養生息,修建水利,預防天災……可惜啊,百姓未必會再信陛下了……”
劉屈氂又要說什麼,衛昭直接打斷他,告訴劉徹今天火併的後果:“事發突然,來不及會齊天下有志之士共討,今日除遠在封地的越王、蜀王外,陛下所有血脈均奉高祖之命,匯聚在此。陛下權重如天日,我得勢微如星火,即便如此,若我等事敗,想總有來其他王侯,如中山王、趙王等,和其他正道義士,不計個人得失者,前仆後繼,驅逐奸邪。今日之星火,他日必可燎原!”
衛昭說的大義凜然,聲音都比其他人大,簡直是嘶喊的,但大意想來聰明人都聽懂了……
今天就是劉徹贏了,除了衛昭另外兩個兒子外,其他兒子都得一網打盡……
越王和蜀王也會因母親造反,前途也實在堪憂……搞不好就什麼趙王、中山王上位了。
那劉徹從16歲成婚到現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