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公可是萬石的俸祿,對應下來,實際收入是月谷350斛(1斛=1石),一年4200石,再加上過節費“臘賜”等,這一年收入可真不低。
給了這麼高的俸祿,就收穫一個復讀機?這讓劉徹很是不爽,看莊青翟倒有些順眼了——起碼這位還知道工作,沒有完全混俸祿。
劉徹其實想透過人事調整,把許昌等官員最佳化掉,或者說官員來個整體的“瘦身”,可惜現在他做不到,只得面無表情地聽著臺下吵。
今日倒不像往日那樣辯論的激烈,連往日堅定地拒絕和親的王恢都安靜了不少,喊了兩句口號就閉嘴了。支援和親的韓安國倒是穩重,閉口不言,讓劉徹忍不住懷疑,這人不會猜到自己的計劃了吧?這就不好了。
劉徹其實也不需要說什麼話,一般上朝就這樣,有問題地下大臣吵,互相辯論,等辯論的差不多了,大家也就都明白該怎麼做了,故他也不用說話,只是又有空看衛昭幾眼。
衛昭本來覺得上朝還是有意思的,但聽了幾次吵架,又覺得沒意思了。在古代她算半個文盲了,這些大臣一直在引經據典,她一個現代人對大周、先秦的歷史和人物瞭解的不多啊,哪裡聽的懂他們在吵什麼。
衛昭覺得這也不能怪自己,自己學的歷史比他們長多了,重點學的還是1840以後的歷史,這公元前的故事她不知道,也是有情可原的嘛。
劉徹看著衛昭似乎在溜號,覺得有些好笑,打算下朝再嘲諷她,這時,就看到被髮配到南邊畫地圖現在已經回來的汲黯出列請他定奪。
劉徹也收回思路,覺得吵得差不多了,便開口允了和親之事,請大家選和親之人。
到了這個話題,大家反而沉默了。不是說劉家沒有女兒,而是這個話題不好開口,這個時候提名誰都不方便,容易被人記恨,這諸侯王在現在也不完全是擺設。一般來說,這種和親都是選個犯了錯的宗室,把他的後代嫁過去,雖然名義是這個宗女,但實際嫁過去的,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宗室女本人。
然而,七國之亂已經過去了許久,這些犯了錯的諸侯王的女兒也存量不足了,大臣們驚奇地發現,好像還真沒有適合的人。
那就得選些活蹦亂跳的諸侯王的女兒?
雖然這些王爺會在被提名後偷偷用不知道哪裡的女人換掉自己的女兒,但面子上多少也是掛不住的,大家會不會以為自己犯了錯誤?踩高捧低怎麼辦?
而且,還要為所謂女兒出一點嫁妝,怎麼看被選中和親都不是好事。
雖然大部分朝臣在選立皇后、諸侯王分封、皇帝有沒有孩子等方面大聲發表意見,但在提名和親人選時反而一個個都記起來自己不姓劉,覺得不好開這個口了。
倒也在劉徹意料之內,他忍不住惡意地笑道:“眾卿既然覺得和親有利,朕便允了,只是這和親地人選,還是需要眾卿擬個章程出來。”他掃視四周,又笑道:“我劉氏嫁女,總不能小氣了去,匈奴偏遠,公主身邊不能連個說體己話的都沒有,朕打算多選幾個貴女陪伴公主,眾卿一併擬定人選吧。”
朝中大臣一片譁然——這是什麼意思?
這之前都只是陪嫁的宮女啊,你平時和親的時候,送的都是罪人之後,都是平民人家的女兒,現在朝堂上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啊,難道要我們送女兒出去?這……有損大漢國體啊……不過,這理論上公主都送出去了,國體該損都損完了,這不好說啊。眾人憤憤,你自己的家事,就應該自己解決,把我們摻和進來是什麼事啊。
這簡直是政治迫害。皇帝怎麼不按潛規則處理,非要弄這個事?簡直不講武德。
很多人憤恨的目光投射向莊青翟——就是你這個叛徒提議的吧?難怪皇上最近誇你了,你今天又主動提和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