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級穿越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前沒造過,算不到那麼詳細。
愚兄既然偷師學藝了,就不能不有所表示,愚兄自掏腰包一部分,算兄弟3500文好了!”
“不能夠,不能夠,還是算4200文好了。”
“不用,就3500文!”
……
最後雙方各讓一步,這艘船算3800文錢,排水量一噸剛出頭,連人帶貨載重量大概有1200斤,滿載1500斤也不是問題。
木料多的是,有相當多一部分已經切割好了,主要尺寸也對的上,只有幾百斤木料,幾個造船匠動起來,十二天到十四天就能造好,普通船用杉木板能用7到10年。
最後楊浩估計船舷加高後,大黃魚想跳進船艙裡不是那麼容易了,於是再下一艘自重兩百來斤,能裝五百斤人貨,最多能裝七百斤人貨的小舢板。
大黃魚群來了,讓大黃魚自己跳進小舢板裡,裝滿了再轉移到小漁船上,接著等大黃魚自己跳上來。
也是單桅雙縱帆設計,桅杆也能拆下來,還是給左右兩邊伸出去一米加裝了密度輕的木頭,變成三體船的快速小舢板,還可以拆卸,免得在內河裡被別的船撞斷。
楊浩估計這種三體小舢板能再增加一些裝貨能力,在海上也更加平穩,浮木設計成飛梭形,對速度還沒多少影響。
造價也便宜,在成本價的基礎上再給個私人優惠價,一艘只要1600文,天就能造好大部分,得等鐵匠鋪鑄好生鐵圈,打造好熟鐵圈,最終十來天肯定能完全造好。
楊浩為什麼要在這種小漁船身上費力氣費銀子呢?原因有五點。
一,自己本就是世代漁民出身,不能丟了老祖宗傳下來的本事,做人不能忘本。
二,捕魚成本低見效快,只要船的成本,人再費些力氣,承擔一些風險,魚大海里多的是,一文錢成本都不要,一次捕魚一千斤,能賣16兩以上的銀子!少半船大黃魚就能收回成本,魚也好賣,船航速快能保住鮮。
三,賣魚風險小,畢竟除了同行,誰也不會跟一個小賣魚的計較不是?而同行既然都賣魚了,肯定沒錢沒勢沒權,想針對自己後果也不嚴重。最多被衙役多坑幾次,多坑幾次就習慣了,特別合前期苟……
四,現在是大航海時代,以後自己肯定會向大海發展的,這兩艘船雖然小,但也是自己的起家資本不是?從漁船走向大航海,夢想多偉大?
五,用村裡的共有財產――小舢板捕魚,自家吃倒罷了,拿來捕魚賣就過分了,太虧心。借趙地主家的船捕魚也一樣,會被人戳著脊樑骨罵的,乾脆自己買船,這樣誰都沒法指責什麼。
談完事情,天都黑透了,妹妹一個人在家肯定會怕,明天自己還要上學,必須回家。
張掌櫃不是沒有情商,見他和楊浩聊的很投機,都有些想拜把子的念頭了,所以請楊浩吃過晚飯後,大方的讓人駕船送楊浩回去,送到九塘村附近,只剩幾百米路了,幾步就到。
楊浩回到家,看見小丫頭孤零零的趴在桌子上睡著了,暗怪自己一句,還以為這是現代呢?這年頭太陽一落山就什麼也看不見了,哪兒像現代那樣到處都是燈,想浪到幾點就浪到幾點?
而且這年代人主食、肉食、蔬菜、副食品吃的少,身體很缺營養,勞累一天只能透過睡覺來恢復體力,所以睡得很早,晚上一般都要睡近十個小時。
就這都已經透支了生命力,普通人平均壽命只有四十幾歲,一上三十五歲就會衰老的很快,越吃不飽飯還要幹苦力活的人壽命越短。
相反大戶人家或吃喝不愁的人家平均壽命很高,活到六十歲不是問題,活到七十歲八十歲的不少見,那些朝廷大員哪個不是六七十歲的糟老頭子?
楊浩拍了拍大丫,沒拍醒,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