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第2/3頁)
[英]阿諾德·託因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位賢人&rdo;搞得日益失勢,這&ldo;三位賢人&rdo;這時在元首大本營裡已經把持著一切了。戈林&ldo;從內心裡&rdo;憎恨拉默斯,認為他是一個典型的官僚,正企圖恢復文官政治。他認為,凱特爾是&ldo;一個絕對無足輕重的人&rdo;,只不過受博爾曼和拉默斯兩人的操縱,&ldo;使人看來好象武裝部隊也參預了他們的各項措施&rdo;。但是,戈林顯然&ldo;不十分拿得準博爾曼本人&rdo;和他的意圖。1943年春天當戈培爾叫戈林採取行動時,可能就是這種拿不準使他變得猶豫不決。無論如何,這使宣傳部長得出結論:戈林不再有力量去完成他的計劃了,戈培爾因此打定主意不去反對納粹黨辦公廳主任,卻去同他妥協,認為這樣對自己最為有利。於是從1943年5月到戰爭結束時,戈培爾和博爾曼始終能十分融洽地一起工作,並且能同心協力地去應付黨內的共同敵人(例如,弗裡克、裡賓特洛甫和羅森貝格)。至於拉默斯,戈培爾也不再害怕他的勢力,因為博爾曼本人已經在利用他作為希特勒秘書的地位,把總理府主任排擠出元首大本營,從而逐步解決了他。
這樣,戈培爾和博爾曼&ldo;諒解&rdo;的開始(這與其說是友誼的表現,不如說是工作上的諒解,因為博爾曼在希特勒的班子裡始終沒有一個朋友),標誌著戈林權力衰退的一25個重要階段。由於他未能應付盟軍日益猛烈的空中攻勢,他在全國各地的聲望本來已經大大低落。的確,在1943年夏天,他的威望降低到了這樣的程度,以致8月間不得不在報上發動一場特殊的宣傳運動,使德國人民相信戈林並不是永遠黯然失色。只要希特勒本人信任他,他的地位就很牢固。而希特勒卻沒有露出一點跡象來表示戈林現在已經不中用了。誠然,1943年7月墨索里尼垮臺之後,希特勒面臨新的危機時,他還安慰自己,認為自己仍然有一個&ldo;十分冷靜的&rdo;戈林可以依賴,他說,在&ldo;這樣的時刻&rdo;,他不可能&ldo;有比戈林更好的顧問了&rdo;。四個月以後在慕尼黑每年舉行的納粹&ldo;老衛士&rdo;的大會上,他公開拿一種傳說‐‐說希特勒&ldo;罷免了&rdo;他的&ldo;朋友戈林&rdo;‐‐開玩笑。到1944年9月那麼晚的時候,他還再次任命戈林為四年計劃的總負責人,從而重申了對戈林的信任。可是,博爾曼為了排除他實現個人野心的主要障礙,一直在伺機使希特勒對戈林產生惡感。1945年4月23日,戈林終於被撤職並遭到逮捕,這就明明是博爾曼所使的一條詭計。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