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第1/2頁)
[英]阿諾德·託因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個攝政終於在1945年3月2日選定了:塞爾維亞人斯爾揚?布迪薩夫爾那維奇(他是在1941年3月20日辭職的幾個部長之一),克羅埃西亞人安特?曼迪奇和斯洛維尼亞人杜尚?塞爾奈茨。他們在三天以後宣誓就職,狄託也向反法西斯委員會主席裡巴爾博士提出全國解放委員會的辭職書,並立即應邀組織一個新政府。他在3月7日著手進行。他的內閣包括八個克羅埃西亞人、六個來自塞爾維亞的塞爾維亞人和六個來自國內其他地區的塞爾維亞人、四個斯洛維尼亞人、兩個馬其頓人、一個門的內哥羅人、一個波士尼亞的穆斯林;內閣中包括了原來南斯拉夫流亡政府的六個成員,由舒巴希奇擔任外交部長,格羅爾擔任一名副總理。另外一名副總理是卡德爾。其他的共產黨人部長是茹約維奇(財政部長)、赫布朗(工業部長)和德熱拉斯,他是專門負責門的內哥羅事務669的部長。內務部長這個要職由遊擊隊的教士熱夫採維奇擔任,蘭科維奇則在幕後工作。狄託在3月9日的一次廣播中再次宣稱,私有財產和個人的首創精神將得到保護,不過暫時必須實行某種形式的政府管制。在就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物資分配的管理問題進行了多次爭吵以後,聯總的救濟物資開始到達這個饑荒的國家。這時,克羅埃西亞的帕韋利奇和斯洛維尼亞的魯普尼克沒有幾星期就要潛逃了,於是除了奧地利邊界的問題之外,就只剩下的裡雅斯特問題了。與此同時,狄託、韋萊位元和卡德爾抓住一切機會宣告他們要把南斯拉夫的邊界至少推進到伊松佐的要求。
第三節斯洛維尼亞
在南斯拉夫被分裂以前,斯洛維尼亞人的總數幾乎整整有一百萬,雖然另外還有五十萬人居住在斯洛維尼亞本土以外的地方,其中大多數是在伊斯的裡亞半島和義大利的威尼斯-朱利亞區,還有一些是在奧地利日耳曼族行省的卡林西亞。他們的重要性同他們的人數很不相稱,戰前由於他們在貝爾格勒曾設法成為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維亞人之間的一種平衡力量,而在戰爭期間則因為他們居住在的裡雅斯特周圍和亞得裡亞海的北部之故。南斯拉夫斯洛維尼亞大部分於1941年春季為德國所併吞,其餘部分連同盧布林雅那則交給了義大利。
斯洛維尼亞人在許多方面都象捷克人,因此德國人決定象對待捷克人那樣對待他們,不過更為苛刻。因為希特勒根本就不肯承認有他們這個民族。希特勒象對待捷克人那樣,覺得有必要滅絕斯洛維尼亞的知識分子和專業階層。德國人於是著手安排把他們大批押送出境。在這些受害者中,比較幸運的被押送到克羅埃西亞或塞爾維亞去,運氣較差的則被押送到德國去;有些就以這個或那個藉口被殺害了。德國人告訴留下來的勞動人民,他們實在都是日耳曼族人,能夠很容易地重操他們本來的日耳曼語;一個施蒂裡亞同鄉會成立了,幫助斯洛維尼亞人恢復他們的記憶。適齡的而又沒有明顯的敵對信念的斯洛維尼亞人都應召參加德國陸軍。有些來自比薩拉比亞和波士尼亞的日耳曼族人被安置在斯洛維尼亞,670 以替換那些被押送出境或不可救藥的斯洛維尼亞人。
可是,如果德國人要滅絕斯洛維尼亞民族,他們為什麼又把盧布林雅那這個城市交給較為溫和的義大利人去擺布,這就很難加以說明瞭,因為盧布林雅那大學還是一個巨大的文化活動中心。教士在整個斯洛維尼亞的影響是非常強大的,但是在盧布林雅那的大學生中卻有很熱誠的共產黨人。1940年,博里斯?基德里奇和小學校長愛德華?卡德爾(他從1937年起一直同狄託一起工作)竟然能夠創辦一個稱為蘇聯之友的團體。在義大利人佔領後不久,一些非共產黨的黨派建立了一個秘密的斯洛維尼亞聯盟。4月27日,共產黨人和另外一些左翼分子又組成了解放陣線。斯洛維尼亞聯盟儘快同倫敦的南斯拉夫政府(它包括一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