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第2/3頁)
[英]阿諾德·託因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概是因為任何其他的政策必然會使當地另一部分人民同德國疏遠)。只是在德國人發覺很難說服當地的其他人士來幫助管理這個國家後,他們才對合作運動當真加以鼓勵。
1940年5月以後,德國人在荷蘭遵循的方針也許最能說明德國政策在這方面所發揮的作用。那裡,賽斯-英夸特最初所關心的是:設想出某種形式的德國監督機關,既可控制住當地的高階文官,又可監視其他級別較低的荷蘭政府機關。因此,他設定了四個德國&ldo;委員會&rdo;(行政與司法、保安、財政與經濟和特別事務等)以及各個科室,去指導荷蘭的那些秘書長的工作,而後者則應&ldo;在各自活動的特殊領域裡有條不紊地辦理好自己部門的工作&rdo;,並對他負責。同時,他委派了一些委員去監督荷蘭各省的行政機構以及阿姆斯特丹市和鹿特丹市的荷蘭市長。他很細心地指出,這些委員不可以是&ldo;行政官員,甚至是有政治經驗的人&rdo;。因此,他同搏爾曼(當時他在希特勒的副手赫斯手下工作)作好安排,&ldo;幾乎完全從納粹黨內&rdo;挑選人去擔任這些委員。
那時候,賽斯-英夸特對於促進荷蘭國家社會主義運動的領袖米塞的政治鴻運已經不感興趣,因為他認為,後者的才幹&ldo;不符合德國一般行政長官的條件&rdo;。相反,他寧願儘量使用一些&ldo;非政治人士&rdo;,甚至使用米塞的對頭羅斯特?範?託寧根那樣的人。賽斯-英夸特認為託寧根完全符合&ldo;思想意識方面的各項條件&rdo;,所以任命他為荷蘭銀行總裁和財政部秘書長。可是,在德國對俄國120發動進攻後,荷蘭的抵抗加強了,米塞的前途於是光明起來。1941年12 月14日,由他領導的荷蘭國家社會主義運動成為荷蘭唯一的政黨。十二個月後,米塞本人終於獲得了&ldo;荷蘭元首&rdo;的稱號,荷蘭國家社會主義運動對荷蘭的行政機構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儘管如此,賽斯-英夸特對於&ldo;在目前情況下,必須考慮到佔領國意見的各項事務&rdo;,仍然保有最後決定權,而且甚至在這麼晚的時候,他似乎還直言不諱地承認,當他把米塞捧上臺,只是為了必要時再把他拋棄掉。所以,1943年3月,他建立戰時民兵(後稱戰時後備軍)‐‐&ldo;一支地區性防衛部隊,旨在防止國內外敵人的破壞&rdo;‐時他並不把這支軍隊交給米塞,卻把它交給德國高階黨衛隊軍官和警察頭子勞特爾指揮,這也就不足為奇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