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無數學者。有人或以為,那一定是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其實,那時候中國近代思想史上影響極大的幾位人物如嚴復、康有為、章炳麟、梁啟超等均還健在,其中年齡最小而影響最大的梁啟超不過四十多歲,決不可說是時無英雄。但是,正如餘英時師指出的,「以思想影響而言,他們顯然都已進入『功成身退』的階段,不再活躍在第一線了。」故此,餘先生以為,胡適的「暴得大名」,就是因為「中國思想界有一段空白而恰好被他填上了」。[1]
胡適自己在回國的第二年,也就是1918年,寫了一篇《歸國雜感》,以上海大舞臺為「中國的一個絕妙的縮本模型」,指出:在臺上支撐場面的「沒有一個不是二十年前的舊古董!」換言之,這麼多年中國並沒有造出什麼「新角色」。[2]但是,1918年前的一二十年是中國變化最大的一段時間:政治舞臺上的新角色層出不窮,正是典型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局面;思想界其實也是新人輩出,但新人中確實沒有能像梁啟超那樣一呼百應的時代人物。特別是民國建立之後的那幾年,可以說政治變化的高潮恰伴隨著思想變化的低潮。用胡適的話說,就是「政治走到文化前頭去了」。這樣一種政治發展與思想發展的時段錯位,應該引起學人的進一步重視。新人輩出而又不能一呼百應,提示著一種存在問題又尚未解答的時代需要。
過去歐陽竟無讀佛教俱舍,三年而不能通。後得沈曾植指點,尋找俱舍前後左右之書讀之,三月乃燦然明俱舍之意。蒙文通曾以此為例,強調讀書當「自前後左右之書比較研讀,則異同自見,大義頓顯」。[3]西人近些年也提倡這種讀書方法,且發展出各種系統的理論,專講文字(text)和語境(ntext)的互動關係。[4]前後左右之書即在一定程度上構成語境;語境一明,文字的理解就容易得多了。廣義地看,胡適的一生也可視為一文字。要了解胡適,必須將其放入其時代語境之中參照考察。而且,只有弄明白鬍適得名之前中國思想界處於何種狀態,才能瞭解胡適何以能一舉成為士林之首。故我們要觀察和理解胡適及其時代,又不可不先對產生那些「二十年前的舊角色」的語境認真檢討。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