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面子吧!
嗚嗚嗚,誰來救救,父皇好像瘋了。
--------------------
參考資料:《史記·呂不韋列傳/秦始皇本紀》《戰國策》《史記志疑》
小修一下,提了下徐福
然後關於更新時間,應該就是十二點前後,儘量日更,因為一邊查資料一邊寫比較慢orz,延的話會在評論區說
劍拔弩張之勢時,天幕中的不斷變化的畫面倏然停住,一條文化長廊向前延展,左右展圖次第而列。
嬴政駐足而望,一時間忘了殿下跪著的頑劣公子——不成器的兒子可以之後再行訓誡,仙人所作音畫卻無二次機會。
只見一幅幅明黃色底而栩栩如生的“畫像”懸在牆面上,將殉葬的陶俑描摹得惟妙惟肖,畫面向前移動,映照出一行文字,形狀怪異如,橫直豎鉤,和秦朝的文字大有徑庭。
作為秦朝“書同文”的主要實施者,李斯沉思默想:“如此看來,我大秦的文字與兩千年後並不相同,但仍能看出同工異曲之妙。”
他頓時覺得原先因為知曉秦二世而亡而滿溢心中的悲懣有所緩解,至少大秦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自己也一定會隨著始皇陛下流芳千古。
正當大殿內的君臣正在為看不懂後世文字而抓耳撓腮時,這些文字驀然變了式樣,如蛇爬般展開扭曲為小篆的模樣。
“秦朝,始於公元前二二一年,終於公元前二〇七年。”
嬴政朗聲念出,等念至最後一個字的時候,倏然變了臉色。
“如此算來,朕的大秦只存在了十四年!”
這遠比二世而亡更為衝擊。他現在來不及驚歎自己的年歲果真不剩幾年,更訝異的是胡亥即位後,不過短短几載,大秦的氣運便斷在了他手裡。
——秦始皇熟讀史書,對歷朝歷代更替興亡的規律瞭若指掌。
時勢造英雄,大廈並非一日建成,自己千古一帝的功績是在秦國祖輩們耕耘的根基上累日而成的,其中艱辛只有他和這群陪著他一路走來的文臣武將知曉。
嬴政滿目驚駭,下意識地望向群臣。
滿殿驚然,上卿蒙毅、御史大夫馮劫尚還在怔愣,李斯、馮去疾二位宰相均雙手顫抖,連帶著鬍鬚也凌亂了三分。
此二人陪伴嬴政的時間之久,在朝堂之後也時常和始皇帝對治國學說高談闊論。
故此默契,只需要一眼,嬴政便知道他們和自己心中所想一致——
倘若大秦在胡亥手中三十載而亡,那便是大秦的底子被這個坑家敗業的玩意兒坐吃山空;倘若大秦在二世時十載而亡,那說明此人獨斷專制,縱情享樂,視家國為無物,進而民怨四起。
可若是大秦兩三載便頃刻覆滅……
嬴政逐漸臉色灰白。
兩三載覆滅,便能說明,大秦在他的手中,並不是一派完美圖景交給下一代的。
大秦二世而亡,除了胡亥這個敗家子的緣故,他秦始皇也要負一部分責任!
這些念頭電光火石般閃現在嬴政的腦中,讓這個年近知天命的帝國老人思緒萬千。
就在這時,天幕中的人終於出了聲。
【哇,直播間人數漲了好多,看來還是帝王后院的事兒比較吸引大家,那就先繼續講這個吧!至於秦始皇的正史,後面再說。
眾所周知,嬴政一路走來,身邊文臣武將眾多,而且他廣納賢才,不問出身。
例如一代名相李斯,車同軌,書同文,制定大秦律法,地位超然,但他其實是楚國人;仲父……咳,呂不韋,最初是衛國商人;蒙恬蒙毅兩兄弟,一文一武,一內一外,均是齊國出身。
可以說嬴政能夠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