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一半,由此可見徭役之重。
儘管嬴政的這些抉擇讓秦國擁有了一支戰無不勝的強軍,和飛速成長的建築技術,但是重役的後果就是苛稅。
養多少工就要種多少糧,這批巨大的財政壓力自上而下均勻地壓在每一個貧困百姓的頭上。反觀後來的每一個盛世,無論是漢武帝時期,還是大唐貞觀之治,都是修生養息後遇上風調雨順,財政充足到糧食都要溢位糧倉,雄厚的積累讓他們擁有無限的可能。
但大秦顯然沒有那個濟世安邦的時間。
北有匈奴之患,內有六國餘孽沸揚,加之這是有史以來初次治理這樣廣闊的疆域,百廢待興,各項制度都等待著這位始皇帝去重新洗牌。
所有新事物的誕生都不免有破繭成蝶和鳳凰涅槃的陣痛。濃縮起來不過是一句“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地同域、量同衡、幣同形”,不過是六字短言“廢分封,行郡縣”。它們被書寫在薄薄的史冊中,凝練成簡短的幾行,但是這背後會有什麼樣的阻力,千言萬語也難以道盡。
輕飄飄的一個“急功近利”並不能完整地評價秦始皇的雷厲風行,要切身體會地站在那個萬人之上的位置,才能理解他。
在大秦最初一統江山的時候,想必舉國上下每一個人都是熱淚盈眶的——他們期盼的和平盛世終於要來到,這樣一個大一統的時代是那個時代所有人共同的期盼,他們已經經歷了太久的亂世紛爭了。
起初秦民應該是幸福的——秦重律法,在最初的時候,和後來批評過於嚴苛的秦法不同,它客觀公正,條例清晰,在一個皇權專制的國度,能有這樣尚法的覺悟,是難能可貴的,更不用說秦國商鞅變法已經是戰國七雄中的唯一一例。也許正是因此,所以七雄逐鹿中原,最終霸主之位落在了秦國。
嬴政在親政的十年內完成了這無數壯舉,他任用賢才,不問出身,堅定不移地推行秦國的國策到自己的每一片疆域,以前無古人的氣魄建立起一個大一統的王國——但事物的發展總是起起落落。
他逐漸忘記了自我,在一片歌功頌德之中迷失了方向,開始尋仙問藥,大興土木,繁重的徭役和苛稅使得人民生活回到了水深火熱中,治下的秦民也是在這一時期內逐漸積攢不滿,六國餘孽伺機而動。】
天音評判至此,嬴政也不禁身形搖晃。
他對自己的豐功偉績向來無比自信,多次出宮巡查,更是志得意滿,滿面春風。
唯一讓他覺得遺憾的是繼承人們——長子扶蘇尚不經世,觀念守舊,仁義有餘但不夠殺伐果斷;寵愛的幼子不用說了,怎麼看都是個吉祥物的存在;剩下的諸位公子有點賢能但不多……
除卻諸公主,二十幾個孩子,挑挑揀揀,竟沒有一個人堪當此大任!
原來……原來大秦的覆滅真的不只是因為繼任者的無能,是朕做錯了,是朕辜負了大秦的子民?
【不過咱們也不能把秦朝十四載而亡的帽子就這麼直接扣在嬴政頭上。
嬴政畢竟是第一個吃蘋果的人,他提供的這把帝制美好藍圖的鑰匙被西漢繼承,在漢代諸位皇帝的手中得以完善,再發揚光大。後人在郡縣的基礎上並行分封,再透過多年對藩王的震懾統治,才把這輛大漢馬車開了那麼多年。
只能說造化弄人,嬴政開創的這套帝制的優勢在於,皇權獨大,高度中央集權,可以壓制住幅員遼闊下的官僚特權階級。如果沒有這個萬人之上的一個人來壓制一切,官僚集團會自然而然地貪腐下去,徵收高額賦稅,壓榨底層的人民。
“皇權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廣大人民的利益”,為什麼說是一定程度,因為這個太看臉了。如果是一代明君,願意打擊官僚體系,讓利於民,來保證他家族的皇權可以穩固下去,那民生會好過很多,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