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決戰在即 (第2/3頁)
萬千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按照姜思寧的要求,在周邊的各縣進行土地改革,把當地老百姓緊緊團結在自己身邊。
所以逸州軍所到之處,無不收到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和擁戴,甚至還有很多縣城,根本就不需要攻打,當地百姓就提前拿下了縣衙,等著逸州軍輕鬆進入。
而根據姜思寧的要求,司辰安除了在當地組建地方武裝,還挑選青年勞動力前往秋河所在的煤礦,大量開採煤炭,源源不斷地透過空間送到逸州府。
還有的就在當地開採實況,集中送到某地後,再由冬凌前去收取。
這些都是接下來建設逸州府的重要原料,必須提前準備。
而這一部分勞工的工錢,則有夏山從南陽賺來的糧食支付,劉大善人他們已經到了三個月了,早就展開了全面的貿易。
他們將整個逸州府收購來的商品在南陽那邊出售,賺取大量的糧食、金屬、海鮮和水果,還自己弄了海鹽基地,反過來將海鹽賣回了逸州,形成了平衡的區域性貿易。
秋收時節,整個逸州都在如火如荼地採收糧食,姜思寧仍舊每天都在各縣視察,並且在各地都開設了磚瓦窯,大量燒製磚頭和瓦片,燒製原始的水泥。
等秋收完畢,姜思寧便讓百姓用糧食換磚頭、瓦片和水泥,開始建造結實的青磚瓦房。
一些家裡勞動力比較多,分得的土地和收穫的糧食多的人家,還在她的鼓勵下建起來兩層的小樓。
秋收過後,來年的小春還要再等一段時間,姜思寧便開始了她下一步計劃——大搞基建。
想要富,先修路,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從逸州府到全逸州的三十多個縣,都必須修建一條兩丈寬的碎石路,而且路基必須用十幾噸的巨大石碾子,用幾頭牛拉著碾個幾十上百次。
道路兩邊還要挖足夠深的排水溝,或者用水泥修建橫穿公路的水道。
路基修好後,便鋪上厚厚的碎石子,再潑上濃濃的水泥漿,等快要干時,再用石碾子以此碾平。
這樣一來,這個世界第一條水泥路就出現了。
逸州百姓剛開始還不知道,這位神奇的女知府大人修這麼好、這麼寬的路幹什,直到逸州府與第一個臨近的縣接通後,大家才知道這條路的好處。
兩丈寬的路,足以讓八輛馬車並排著走,而且路面這麼結實,加上路面又十分平整,馬車和牛車都能造得更大,運載的貨物也更多。
無數商品在州府和縣城之間流通,帶動著公路兩旁的農村,都能將家裡養的雞鴨等農副產品賣出去。
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其他縣的縣令也不甘落後,積極組織村民開始修建路基,然後等著州府的施工隊來檢驗,並鋪上石子和水泥。
冬天才過了一半,逸州府的幾十條大動脈就修建完畢。
然而姜思寧遠遠還不滿足於此,繼續加大投資,要把水泥路修到每個村子。
一些地勢比較好的村莊,甚至還能修到每家每戶的院子裡。
就在無數百姓為姜思寧歌功頌德時,她卻回到了流雲村的山裡。
經過長達一年時間的實驗,十幾個老鐵匠終於製造出了第一臺蒸汽機,等待她的驗收。
看著這臺重達十幾噸的龐然大物,已經連續運轉了三天三夜的原始蒸汽機,姜思寧的思緒早就飛到了汪洋大海之上。
不過在將蒸汽機裝上大船上之前,她準備先在陸地上試試,於是兩個多月後,第一輛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拖拉機,出現在了高川集通往逸州府的寬闊公路上。
隨著煤炭的不斷加入,蒸汽機產生的高溫蒸汽,推動著機械裝置快速運轉,驅動這輛龐大的拖拉機快速前行。
見這麼龐大的鋼鐵巨物,竟然比馬車還跑得快,甚至長途下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