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逗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鐵量約有十分之一,當窯溫達到一定溫度後,釉層由於自重等原因向下流動,流動中把鐵質拖帶成條紋狀,待到溫度冷卻後,便析出一排排赤鐵礦小晶體,不過形狀有粗有細、有細有長,絲縷分明,這便是兔毫斑紋的工藝。”
“鐵礦物質因高溫向下流動,溫度冷後顯現紋理,爹爹和我說過這個。”
“而建窯油滴的形成就像是池塘青萍浮現水面的過程,當建盞在窯火的高溫燒製下,釉水開始形成液相分離結構……液相小滴就像漂浮在水面的青萍,能夠在液麵上漂游,它們隨機而遇,三五成群,拼合成一個個大小不同的包裹團。油滴燒製比兔毫要難一些,溫度低無法形成狀斑紋,過高又容易形成兔毫紋。”
陳曦點了點頭:“那如此說來,此盞的確算是珍貴!”
秦晨放下第一件,開啟第二件眼睛直直愣住了。
陳曦心裡頗為激動,秦晨是發自肺腑喜歡瓷器,眼睛不會騙人。
她算不上閱人無數,但要分辨一個人是否珍愛瓷器,她只需要從此人第一眼看瓷器的表情便是。
《君臺觀左右賬記》曾記載:曜變斑建盞乃無上神品,值萬匹絹;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
而陳曦送給他的第二件建盞便是上品油滴建盞。
秦晨自言自語道。
“器型束口,周正典雅,內外通體施黑釉,色澤深沉悠遠,釉面油滴斑紋清晰圓潤,玻化感極好,油滴斑紋點點藍光在幽藍的釉面閃現,燦若繁星如星空一般!”
這兩件珍品,若是前世拍賣,估計加起來價格不會低於一億!
秦晨激動地眼眶溼潤了,前世他為陶瓷大家,可極少有幸見到如此珍品,更別說親自上手摸了,故宮博物院的那幾件也還是託朋友找關係,近距離觀察了一會,未曾上手親自撫摸。
陳曦若是知道秦晨是後世穿越過來的人,就知道對方為何這麼激動了。
“陳姑娘,這兩件建盞實在是太珍貴了,我受之不得。”
“我知道這兩件建盞很珍貴,可於你對我所做之事,回敬之禮微乎其微。”
“這樣吧,這包茶葉我收下了,就當禮尚往來了。”
“這建盞很珍貴,難道還比得上你救了我陳家幾百口人的性命珍貴。”
“這不是一碼事!”
“再怎麼說,世上比這兩件精美的建盞多了去了,王公貴族,宮中御用那件不比這兩件珍貴。”
“這反正很珍貴,我不能收。”
“你的意思是我陳家幾百口的性命,難道都比不過這兩件建盞貴重。”
“那肯定不是,這……這你讓我怎麼說嘛。”
秦晨不知道該作何解釋,看到陳曦臉上一笑,自己被耍了。
“你就收下吧!”
“那你得答應我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