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賺兩次 (第1/2頁)
維斯特帕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早,美國的肉牛屠宰場都是以“家庭作坊”為主,也就是所謂的“爹媽店”(o and pop shop)。
這種店鋪靠小鎮熟人關係網與牧場來往盈利,這樣的傳統經營模式好處在於買賣雙方地位平等且每一個環節都能議價,大家一起賺錢,有什麼事都好商量。
但這樣的經營模式缺點也非常明顯,肉類的儲存時間極短,只能就地售賣,市場非常有限。
肉戶相互捆綁只能靠老天爺賞飯吃,隨便遇到個旱澇災害,病變瘟疫就全軍覆沒。
後來隨著技術和社會環境的變化,牛肉屠宰行業也像其它行業一樣,小屠宰點逐漸被淘汰,大公司開始壟斷這一行業。
冷鏈運輸技術和冷藏倉庫讓豬肉牛肉終於能跨越鎮市長途大規模售賣了,於是這些小“爹媽店”開始遭受資本的衝擊。
大企業可以利用規模優勢降低自己的成本,用更便宜的價格從牧場收購肉牛,再把牛肉便宜賣給消費者。
如此以來,許多小“爹媽店”就漸漸撐不下去了,原本屬於他們的市場慢慢被大企業所侵佔。
當在一個地方實現壟斷之後,屠宰企業就會迅速調整牛肉價格,把零售價提升到比之前“爹媽店”更高的程度,開始收割消費者。
此時的消費者已經無力抵抗大企業只能屈服,而電冰箱的普及又再次提升了消費者對各種肉類的需求。
屠宰場和牧場也藉著這個機會加深了壟斷,他們直接進行合作,養殖、屠宰加工一條龍,中間的運輸成本也省下來了。
期間政府也進行了一定的限制,但最終他們還是輸給了資本,到現在屠宰業和養殖業都實現了大規模集中。
全美八成以上的肉牛屠宰生意都集中在少數壟斷企業手中,剩下的大多也都是像巴茨屠宰場這樣的中型企業。
之所以沒有把他們也幹掉,是因為大型壟斷肉企需要他們來當遮羞布。
巴茨家族從他祖父那一輩就開始幹屠宰業,經過三代人的努力,才在巨頭們的圍追堵截中生存下來。
如今巴茨在業界有廣泛的人脈關係,從上游的牧場到中游的運輸企業,再到下游的零售商,都有他的熟人。
所以巴茨可以安安穩穩的拿到每年一千多萬美元的收益,將來還可以把這筆生意傳給自己的孩子。
如此穩定的買賣肯定沒多少人願意賣,如果是大型肉企要展開進攻的話,巴茨或許還會猶豫下。
因為他不答應就會引來巨頭們的進攻,這些大企業會從上游掐斷肉牛供應,在下游逼迫零售商停止和他的合作。
這樣的攻勢巴茨肯定抵擋不住,不管他願不願意,都只能選擇出售,賣了還能拿到錢,不賣就等著破產吧。
但是他剛才問了下,想購買屠宰場的並不是什麼大企業,而是不知名的投資者,既然如此那就沒必要談了,我繼續拿每年一千多萬的收益它不香麼?
按照現在的行情,如果答應收購,也只能拿到一億美元而已,這點錢他靠屠宰場,花十年時間就賺回來了。
而拿到一億現金,再想找一項能長期提供每年一千萬美元穩定收益的投資專案可不容易。
誰會放棄一隻會下金蛋的雞呢??所以儘管金融機構的代表阿倫-安德森說的天花亂墜,巴茨還是沒有答應他們的收購邀請。
巴茨的反應並未出乎安德森的預料,這種幾代從事同一行業的中年人往往都比較保守,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產業。
為此他和他的團隊也做了足夠多的預案,見常規套路不起作用後,安德森讓其他人先出去,會議室裡就只剩下他和巴茨兩個。
“巴茨先生,在接手這項工作之後,我對屠宰業進行了一番調查,發現屠宰場非常依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