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李同江v渡邊太郎 (第1/2頁)
六零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還好孫義好戰術調整的及時,並沒有讓獨立支隊炮兵發揮多少,損失自然也就沒有。回到原來熟悉的打法上之後,李同江心裡的熱火就被點燃起來。自己可是第一次面對真正的鬼子,隊長可早就說過了,鬼子一個個很厲害,特別是那些拿擲彈筒的老鬼子,一打一個準,絕不能輕視!
為了專門對付小鬼子的擲彈筒,李同江將四門92式步兵炮和四門90毫米口徑迫擊炮的指揮權交給了兩位副中隊長,他自己則挎上望遠鏡,攜帶一門八九式擲彈筒,帶上兩個專門為他攜帶九一榴彈的戰士到前面去了。每個戰士攜帶了十六枚榴彈,兩個就是三十二枚,應該夠他一個人使用了。
相對於指揮炮兵射擊,李同江使用擲彈筒的水平更加高超和不可理喻,要不然發現他時孫義成也不會連聲驚呼“撿到寶了!”
對於擲彈筒,李同江有一種近乎於“神”的使用技能,不過讓他用語言來形容,或者說出來時他卻做不到。這完全是一種直覺,下意識地動作,沒有絲毫理由說明。
攜帶了輕便擲彈筒的李同江,並沒有在後面參與阻擊遲緩敵軍的戰鬥,而是和那些埋伏在兩側的戰士一樣,埋伏到了右側,用手裡的望遠鏡開始觀察日軍隊伍裡那些攜帶擲彈筒的鬼子蹤影來。
等鬼子聚集得越來越多,距離越來越近時,他甚至都不用望遠鏡,也能從敵人的人群裡分辨出攜帶擲彈筒的鬼子。他們的特徵太明顯了,兩人一組,單獨行動,且一直徘徊在進攻隊伍人群的後方,絕不會跟隨士兵衝鋒。
大概數了一下,這群鬼子裡,攜帶擲彈筒的大概有十七組三十四人。在心裡默默排了一下優先打擊位置,李同江決定先打掉那些最靠前的六組鬼子擲彈筒,然後再打鬼子最有危險的機槍火力點,最後根據情況再打鬼子剩下的擲彈筒。
按照李同江自己的估算,他發射一枚榴彈從瞄準到發射大概是三秒鐘。打掉六組鬼子擲彈筒需要十八秒,加上轉移方向的時間就算二十秒好了。鬼子機槍火力點更容易發現,同樣算六個好了,加起來前後時間不會超過一分鐘。打剩下的鬼子擲彈筒完全夠了,就看最後三十二枚榴彈夠不夠自己用了。
等前面聚集的敵人夠多,後面隊尾的敵人也進入包圍圈以後,孫義海下達了總攻命令,炮兵部隊的八門各種口徑的火炮最先發言,然後就是兩側埋伏的四個中隊八百多名戰士的,他們手裡各種武器也噴射出了仇恨的子彈,朝敵軍的隊伍射去。
威力最大的自然是各班各小隊各中隊的輕重機槍,不算正後方負責阻擊的那個中隊,光兩側埋伏的四個中隊就有重機槍六挺、輕機槍十八挺。
當這二十多挺機槍從兩側往裡面掃射時,密集的交叉火力將站立的敵軍士兵像割麥子一樣掃倒。即便有反應快一點的,也沒有能躲過機槍子彈的射擊,在匍匐倒地前要麼被擊穿了腦袋,要麼被打斷了手臂打穿了大腿。只有那些躲在隊伍裡面的人,才幸運地被夥伴擋住了子彈倖免於難。
李同江要打掉的鬼子擲彈筒,也有幾組被機槍掃射而亡,讓他第一時間失去了打擊的目標,再要尋找時敵軍士兵已經匍匐在地,看不大清楚了。讓他不由感嘆隊長(孫義成)說得真對,這戰場上情況真的是瞬息萬變,很難準確把握。
不過李同江並不著急,鬼子雖然被己方的機槍火力壓的抬不起頭,自己這邊計程車兵也不會馬馬虎虎地站起來射擊,但自己一方有炮兵,炮兵會人這些鬼子和皇協軍起來的。
果然,趴伏在地上胡亂射擊的鬼子和皇協軍在八門火炮的不斷轟擊下,只能起身往外跑,再不跑就要被炮彈點名了。不是說土八路窮得要死,子彈都沒有多少,怎麼今天不但連炮都有了,炮彈也是如此之多。
李同江此時也不閒著,他先是解決了五組之前就定位好,後面又趴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