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第1/2頁)
明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們姐弟倆起了分歧。
兩名院判是站在裕王這邊的,不相信薛湄;孫太醫和盧老太爺覺得,應該早點給貴妃手術,別耽誤時間。
眾人各執一詞。
在這個時候,皇帝也有點為難了。
他不想貴妃死。
他和寶慶公主一樣,知曉貴妃是連線皇家和澹臺氏的。
澹臺氏乃是門閥,很多官都是他們推舉出來的,天下之師,威望很重。比不上當年的謝氏、王氏,卻也是豪族。
可若是不嘗試,聽太醫們的意思,貴妃活命的機會也不大。
貴妃這次突然發燒,又昏厥,很危險。
皇帝心中沒個定數,他就下意識看了眼戚氏。
這些年,戚氏總能在關鍵時刻,給他一點暗示,指明他的方向。事後,戚氏絕不會多提,更不會邀功,會把所有功勞都說成是他自己的英明決斷。
而戚氏每次幫他的,結果都很理想。
他習慣性的這麼一眼,就看到了戚太后輕輕沖他點點頭。
然後,戚太后往前站了一步,自己攬過了皇帝不願意攬的責任,對薛湄道:「成陽,哀家信你。你好好救治貴妃,治好了哀家有賞,治不好是貴妃的造化。」
兩位院判只覺當頭一棒,此事定下了。
戚太后輕易不開口,一開口就是定局,誰也推翻不了。
兩位院判舌尖發苦。
其實再努力一下,貴妃未必沒得救。如今,貴妃死定了。
裕王眼睛裡也蹦出了怒焰,憤怒裡摻雜了無盡的哀痛——母妃活不成了。
其他人,包括皇帝,則很想開開眼界,看看薛湄的能耐。
盧殊尤其好奇。
他自己手術的時候,是昏睡著的,他不知道。
第137章 貴妃的肚子外男看不得
在古代,推行西醫是如此難。
薛湄卻很想嘗試。
如果她成功,在很早的年代裡,華夏就是中西醫並存,將來歷史會走向何方?
會更糟糕,還是更好?
薛湄不知道,因為發展是雙刃劍,進步越大,帶來的危險也越大。
曾經論壇上,討論過很多:如果穿越了,是尊重歷史,還是改變歷史?
薛湄是後者。
她擁護改變。
穿越是天意的話,改變就是天意,否則她回到古代沒有任何意義。
薛湄深吸一口氣,決定好好做澹臺貴妃這個手術。
她對盧老太爺和盧殊道:「我需要兩名助手,幫我牽引。盧殊,你怕不怕?」
盧老太爺是不怕的。
在盧殊的手術裡,他就是薛湄的助手。第一次他都能堅持,第二次更應該可以。
其實,有一名助手也行。
只是薛湄需要發展,她需要擁躉。盧殊醫術很好,他可以中西醫貫通,學完了中醫,為什麼不能掌握西醫?
他是個人才,薛湄很想讓他儘可能發揮最大的潛能。
他可是過目不忘啊。
「我不怕!」盧殊立馬道。
薛湄頷首,又給皇帝跪下:「陛下,民女這就要治療了。民女需要一間乾淨的屋子、需要兩名助手。」
兩位院判一起給皇帝跪下了:「陛下,微臣需得看著,不能任由縣主胡來。」
裕王也跪在了皇帝跟前:「父皇,兒臣……」
「好了!」皇帝聲音拔高,帶出了他的不悅,「此事由成陽縣主說了算。」
他把決斷權給了薛湄。
薛湄看了眼眾人,見其他人沒有要觀摩的意思,皇帝自己也不想親眼瞧著,她舒了口氣。
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