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第一人 (第1/3頁)
鑲黃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80年10月7日,一篇不足百字的訊息《本市第一家個體經營的悅賓飯館今天開業》在京城晚報頭版出現。
記者描述了這家位於“翠花衚衕”只有二十五平方米的空間,四張圓桌,十六把長凳的小飯館。
在9月30日開門營業第一天,等在門外的顧客就排到衚衕口,一天接待了不下二百個客人的熱鬧情景。
第二天,京城晚報在頭版又刊登了一篇新聞特寫——《“嚐嚐看”笑語滿堂》。
記者以親歷其中的真實感受,對悅賓飯館的經營情況進行了更為細緻地描寫。
晚報同時配發言論《嚐嚐看,好!》。
就這兩篇連續報道,一下子在京城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京城第一傢俬營飯館開張的訊息,就如同在一潭死水中投入一顆巨石,引發了中外記者和京城百姓的持續關注。
外國人甚至把這件事定義為改革中的標誌性事件。
這不但讓悅賓飯館從此聲名大振,四方的顧客慕名而來。
還有不少人從此受到啟發和觸動,不斷加入到興辦私營飯館的行列中。
據京城工商部門的資料顯示,從1980年到1983年間,京城的飯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了上萬家。
而悅賓飯館的老闆的郭培基、劉桂仙夫婦倆,不但從此徹底解決了家裡兩個兒子返城回來找不著工作的問題。
也幸運地成為了被七十七個外國媒體輪流報道過,被市長接見過的改革典型。
而且率先成為京城那少數先富起來的人。
那麼這家飯館的買賣,當時火到什麼程度呢?
許多年之後,已然年邁的飯館老闆劉桂仙在上電視節目時,是這麼回憶的。
她說自己第一天親眼目睹買了四隻鴨子三十六塊錢的本兒,是怎麼變成了八十多塊錢的。
淨賺四十多塊啊,幾乎讓她一宿就沒睡好。
第二天,她就又去買了七隻鴨子。
此後,每日進貨的數量只多不少。
而且這外國人也好個新鮮勁兒。
她的小飯館經過外國記者採訪,很快就有外國人來訂餐,還要每人十塊錢標準的桌席。
可當年的物價是個什麼樣啊?。
哪怕大蝦、鱔魚、王八,全挑好的上,也達不到一半的成本啊。
特別是對於一家四口用自己的房子開的小飯館來說,既沒有人工成本也沒有房租成本。
那這利潤是多是少,就請各位自己掂量吧。
這就是先吃螃蟹的好處,這就是頂上了“第一”桂冠的紅利啊。
於此同理,寧衛民這小子除了腦子活、膽子大、敢想敢幹以外,他還有充分的商業經驗和超前的見識。
在這樣一個社會剛剛開始轉型,市場經濟還處於起步階段的年代。
他這些特質都是這個年代的人普遍缺少的。
因此作為京城吃“資訊業務”這碗飯的第一人,寧衛民的創富行為一樣佔盡了先機,自然就能獲得巨大的成功。
甚至由於乾的是偏門,他所獲取的利潤,掙錢的方式,也遠比當個飯館老闆更划算、更舒服。
至於說到節後的具體情況,那還真跟他琢磨的差不多。
正因為手裡有了《現代青年》這本雜誌當範例,他再去跑廣告業務就容易多了。
一些規模不算大的冷門刊物的雜誌社,態度果然鬆動了。
《散文》和《詞刊》兩本雜誌,就答應為他刊登廣告。
這樣等於十月份就有了三家雜誌社,為他的業務在全國的大江南北做推廣。
只不過人家的要求是必須一連做三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