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太君帶五、六萬大兵,一直向前推進。把馬塗溫趕出邊關後,馬不停蹄,要直搗幽州。
一路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這一天,突然探馬藍旗來報:「稟元帥,前邊有韓昌的大營橫住道路,敗兵進老營了。」「此地是什麼所在?」「離這向東二十里是黃土坡。」太君叫隊伍停下,親自到了隊前,往遠處看,見遼軍的連營,營挨營、帳挨帳,象墳堆一樣,過不去了。老太君選好地勢,傳令安營紮寨。軍卒埋鍋做飯,鍘草餵馬之後,挖了戰壕,埋好鹿角丫叉,還整修好了土城,又派出崗哨巡邏,加強防範。
歇兵三日後,第四天清早,忽聽兩軍陣鼓聲陣陣,軍卒報:「遼國大將韓虎討敵要陣。」太君派大兒媳張金寇領二郎妻、三郎妻、四郎妻、五郎妻出馬。出去有一頓飯工夫,幾個媳婦全回來了,一個個面帶羞容:「元帥,敵將韓虎人高馬大,殺法撓勇,武藝純熟,手中一桿狼牙棒,力氣驚人。我等和他交鋒,兵刃碰上就飛。戰他不過,大敗而歸。」老太君嚇一跳,心說:我這幾個媳婦武藝都不含糊,怎麼今天都敗回來了?又派八姐、九妹前去迎戰。這兩姐妹去得快,回得也快,敗回來了。佘太君一想:都不行了,就指望楊排風的大棍了。棍能冒火,許能退敵,「速調排風,出馬迎敵!」
第四十二回 杜金娥智殺韓虎
佘太君帶楊門女將和遼國開仗,都被打敗了,太君叫人去找楊排風。
排風在行軍路上連累帶受涼,病倒了,好幾天沒上帳。等把排風叫來,見她眼窩深陷,走道都直打晃。她來到太君跟前:「奶奶,我不行了,要死了,身上關節哪都疼呀!」太君伸手,一摸排風的腦袋,發燒燙手。太君很心疼:「來人,把排風攙下去,讓她好好休息。八姐、九妹,你倆隨本帥出兵。」眾媳婦看婆婆要去打仗,心裡難過:婆婆是六十多歲的人了,兩鬢皆白,怎還能掄刀打仗?大媳婦張金定急忙攔阻說:「您是主帥,萬一敗仗,定會挫傷軍中士氣,不宜出軍。再說,您偌大年紀,如有閃錯,我們這些人依靠何人?」「不出戰又當怎麼辦?」「等排風病好了再開仗。」太君覺得有理:「把免戰牌掛出去。土城上多準備灰瓶、炮子、滾木,防備韓昌偷營。」遼國兵將更逮著有理的啦,天天罵陣。一連數日,宋營外掛了七道免戰牌,老太君急得如火上房。
過了幾天,楊排風的病情見好,能上帳伺候元帥了。老太君正打算讓她出陣迎敵,突然軍兵來報:「營外來了位小姐,口口聲聲要見元帥,說有話要講。」佘太君想:來個女子找我,有什麼事呢?也許是救兵。「走,去看看。」老太君帶眾將宮和八組、九妹出帥帳,上了土城。土城不高,居高臨下,看得挺真切。只見那裡有匹桃紅戰馬,得勝鉤上掛著口刀,旁邊站著一位小姐,二十來歲,長一張上寬下窄的瓜子臉,面似挑花,兩道彎眉,一對大眼,長睫毛,跟一汪葡萄水似的,鼻如玉柱,唇似塗朱,頭上青絲高挽,迎門扎蝴蝶結,前邊留著發簾兒,身穿淡青色衫子,上繡著朵朵黃色團花,肋下佩帶寶劍,長得美貌大方,雖然嬌滴滴,卻又透著殺氣。這些少夫人看完後,紛紛交頭接耳:「喲,哪來這麼個美人?長得真俊,能趕上我們六夫人柴郡主了。」「可不是嗎,還是個武的。」老太君一看這個沒見過的姑娘,忙問:「姑娘,你從哪裡來的?到前敵有什麼事呀?」這姑娘抬頭一看,城上全是女將,一個個評頭論足,不由地臉一紅,粉面含羞:「不知城上老人您是哪位?」「老身佘賽花。」姑娘聽了,又驚又喜:「婆婆在上,不孝兒媳給您磕頭。」這句話一出口,城上女將全愣了。老太君腦袋發脹:「你是沒出閣的閨秀,為何這樣稱呼老身?」「婆婆,我……我來找七將軍來了。」「你叫什麼名字?」「我叫杜金娥。您把我忘了?」接著,就把她爹如何被貶原籍,母女如何上山,以及巧救七郎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