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六郎充軍發配剛走沒幾天,邊關的岑林、柴幹回京稟報,說北國發兵,進犯中原,請速派援軍,不然,恐怕邊關難保。皇上問何人帶兵前往?沒人吱聲。一連多少天也派不出人去。皇上正犯愁,這時,太君上殿啟奏:「萬歲,有人送信,說我六兒充軍發配,一路上水土不服,全身長瘡,危在旦夕。求聖上開恩,叫我兒回京養病,病好之後再去服役。」太宗心想:剛走就要回來,這是找理由啊,哪裡是病?那可不行。就這樣,西宮娘娘還天天哭呢!「太君,可叫六郎在當地找好先生調治。路途遙遠,何必回京呢?」太君含淚下殿,正碰上散朝的文武官員,紛紛議論:邊關軍情緊急,朝中無人掛帥出征。若有六郎,何懼他北國興兵呀!太君聽了,心中一怔,急忙回府去了。
過了半個多月,老太君又哭上金殿:「萬歲,剛才來人報信,說六郎病死了。他是罪人,不知可不可以把他靈樞運回京城?萬歲,老臣就這一個兒子了,望您開恩。」接著,柴郡主也哭上金殿。皇上有點後悔了,心想:早知道有今天,當初叫他回來養病多好呢!「好吧,人死不追究罪過,可叫他的靈樞回京。」說罷,太君和柴郡主回府打發人去運靈樞去了。
過了三天,六郎靈樞還沒運回來,城外卻烽火連天,戰事向東京逼進。大遼國韓昌的兵馬,已打進中原。領兵帶隊的,乃是韓昌手下的先鋒宮,此人叫馬塗溫。他帶領十萬大兵,長驅直入,直搗東京汴梁。這都怪朝廷,當初邊關告急,沒發救兵。結果,邊關失守,遼兵入境,其他關口守將,望影而逃。遼國的先鋒宮馬塗溫貪功心勝,沒等韓昌的大隊人馬來到,倒先殺了進來,直到離城十里了,才安營紮寨。
再看京城管轄的黎民百姓可遭罪了,遼兵遼將夜入民宅、連搶帶奪,眾百姓走死逃亡。三天後,馬塗溫討敵要陣,嚇壞了宋皇帝趙光義,忙叫鎮京大帥派兵出馬臨敵。結果,只一天工夫,馬塗溫就打敗宋朝的十員大將。老王爺呼延贊出馬,被打得抱鞍吐血,高瓊高君保要出馬,太宗捨不得,因為是他的御外甥;長勝王石延超,上去只三個回合,兵刃就叫馬塗溫給磕飛了,敗進城池。軍中其他偏將、副將不敢出去。宋兵無奈,只好將免戰牌高懸。僅三天工夫,免戰牌就掛了六道。馬塗溫天天罵陣,遼兵站著罵、倒著罵、坐著罵,罵急了,就朝著城上宋兵亂射鵰翎,可把太宗嚇壞了。
三天來,趙光義沒回後宮,在金殿商量退兵之計。太宗看見寇準,心裡話:殺潘仁美時,你有的是話說,現在怎麼啞巴了?「寇天宮!」「萬歲。」「兵臨城下、將至壤邊,怎麼才能退兵呢?」皇上這是難為他,哪知寇準不慌不忙:「為臣早有良策,就怕萬歲不聽。」「你有法退兵,早該說話呀,朕一定言聽計從。」「為臣早就說過,楊六郎是大宋棟樑之材,眼前若有楊郡馬,何愁無人退兵?」趙光義把臉一沉:「楊六郎故去了,還說這些幹什麼?」「六郎故去了,可楊府老太君還在,寡婦太太都在,可叫她們出馬臨敵。別看她們是女將,要論打仗,男子也不如她們。楊家女將出兵,準能得勝。」「六郎剛死,怕女將不肯出徵。」「萬歲,您可來個禮賢下士,親自到楊府去求太君,一定能行。」皇上無奈,只好說:「你得和朕一塊去。」「我情願保駕。」就這樣,皇上帶幾個大臣,和寇準一同奔天波楊府。
皇上一出朝,太監往楊府傳旨。楊府張燈結彩,門前淨水潑街,八姐、九妹攙著老太君親自接駕。進了府,到銀安殿坐下,老太君參拜己畢,獻上香茶。太宗說:「朕來看看老愛卿你。郡馬病故,怕你思兒過度,有傷貴體。」「我也想開了,七個都沒了,還差這一個嗎?」「老愛卿得心寬呀!」「不心寬咋辦?扔下一幫寡婦兒媳,無著無落呀!要沒她們,老身早死了。」說著,淚如雨下。
太君這麼一哭,皇上傻了,心想:人家府裡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