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了三更天,忽然聽城外號炮連天,人喊馬嘶。潘仁美嚇醒了,問探馬:「怎麼回事?」「城東韓昌兵馬紮下大營!」「再探再報!」「是!」過了一會兒,探馬又報:「啟稟元帥得知,大事不好!韓昌在東城、西城、南城、北城都紮下兵馬,幽州四面被困!」「啊!」潘仁美聽完,傻眼了,拎起靴子往腦袋上扣,扶持他的軍卒幫他穿好帥服、蹬上靴子。老賊到帥帳點聚將鼓,頃刻間,眾將全奔帥帳而來。「眾將宮,隨本帥到城頭觀望。」說完,領眾人到外邊上馬,趕到南城門,下坐騎,順城馬道上城。到城上扶女兒牆往下觀看,只見護城河對岸,燈籠火把象火海一樣,什麼紗燈、角燈、蜈蚣燈,照如白晝。北國兵將挖戰壕、栽鹿角、埋丫叉、支帳篷、埋鍋做飯,一陣忙亂。
潘仁美看罷,嚇得心驚肉跳,眾將驚得目瞪口呆。
原來,大遼國天慶梁王耶律尚,這幾年養得兵精糧足,再不想向大宋進貢,便派了四路元帥攻打宋朝。頭一位就是掃南滅宋兵馬大帥、大駙馬韓昌韓延壽,還有左元帥肖天佐,右元帥肖天佑,副元帥蘇天龍,統領精兵三十萬,殺奔中原。他們日搶三關,夜奪八寨,勢如破竹。
韓昌兵馬正往前進,有細作來報:「宋王天子御駕親徵。元帥是潘仁美,除楊繼業外,十大王爺隨營聽令,二十萬大兵來勢兇猛,速想良策。」
韓昌得報,和天慶梁王耶律尚商議:「宋兵出征,士氣正旺,硬打要吃虧,不如我們先退兵,把城中糧食都搬出來,切斷水源,咱們埋伏在城外,引宋朝皇帝到幽州。等大宋兵馬進城,把他們困在城中。到那時,他裡無糧草,外無救兵,不打自滅。」天慶梁王點頭,遼兵照計行事。
潘仁美果然上當。如今被困城內,四面楚歌。他站在城頭嚇得魂飛三千里,魄散九雲霄。
第 八 回 三老將幽州殉難
潘仁美帶領兵馬進了幽州城,沒想到中了北國的空城計。剛到半夜,大遼國元帥韓昌率兵圍困了幽州城,連皇上帶老王爺們全困在裡面了。一將無謀,累死千軍哪!天剛放亮,潘仁美急忙升帳。八王陪著,皇上也來了。太宗問潘仁美:「老愛卿,有何退兵良策?」潘仁美假裝鎮靜:「萬歲,不要擔驚。待為臣略施小計,就可退敵兵。」他說得輕巧,其實,一點主意也沒有。
正這時,聽城外炮響,藍旗官報:「元帥,大遼軍出兵,正在城外討敵要陣。」「哪面要陣?」「四面一齊出兵。」「再探再報。」八王說:「我們的人馬全被困到城裡,得儘快退兵,不然,糧斷草絕,你我君臣性命休矣!」潘仁美點頭:「王家千歲,不勞分神,本帥這就派兵。眾將官!雖然韓昌兵馬困城,但我軍士氣正旺,又有各位老將出征,定能旗開得勝!今日本帥派將交鋒,你們要人人奮勇,個個當先,務使聖主脫離險地。」潘仁美嘴裡是這麼說著,但心裡卻想:打仗是個危險事,今日與往常不同,必定凶多吉少,叫那些老王爺去打吧。打勝了,說我會用兵如神;打敗了,怪他們老而無能。況且,死了更好,死一個少一個,除了我眼中釘、肉中刺。想到這,抽出一支金鈚大令:「開國玉曹斌昕令!」只聽甲葉子「嘩楞楞」一聲響:「末將在!」老王爺鬍鬚皆白,但精神旺盛。「本帥命你帶五千兵馬,到北門外戰敵將,只許勝,不許敗。」「末將遵令。」「東平王高懷德,平東王高懷亮聽令!從東、西兩個門出兵,不得有誤。」「末將遵令。」「長勝王石延超聽令!給你五千兵馬,出南城迎敵!」「遵令!」說完,四位老王爺到軍政司點兵。八王爺看著這些老將出征,心裡挺難過!大宋朝沒人了?盡用這些老將,老胳膊老腿,傷著可怎麼辦?唉!眼前若有楊家將,何必叫他們出征?但還沒法攔,要一攔,潘仁美準有話堵著,就該說了:「我派將不合適,那你派吧!咋辦呢?只可等候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