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二十二回 五臺山弟兄相會
楊景坐船要渡黑水河,行至河心,船家亮出寶劍要殺六郎。楊景仔細一看,認出來了:這船家,一個叫郎千、一個叫郎萬,他們是親哥兒倆。
楊六郎腦袋「嗡「地一下子,心說:岑林、柴幹說他二人把七弟屍首沉入黑水河,定是老賊心腹。唉!我楊景剛離龍潭,又入虎穴。他看了看郎千、郎萬:「二位將軍,我楊家與你們有何仇何恨?為什麼下此毒手?難道連我性命都不給留嗎?」 郎千、郎萬將兵刃撤回,:「唉!六爺,我們是上支下派,不得不如此。」 六郎見他們如此說話,明白了。忙說:「二位將軍,我不恨你們,只恨老賤潘仁美官報私仇,害死我居家滿門哪!」 郎千、郎萬你看我、我看你,二人點點頭,同聲說:「六爺,請受我們一拜!」 「你們這是何意?」 「六爺,說實在的,我們奉命巡視河邊,就是為了抓你。昨天我倆一宿都沒睡著哇,覺得這事缺德!要說別人家,咱不知道,要說你們楊家父子,哪個不伸大拇指?」 「既然如此,請二位將軍救我性命!」 「六爺!若不救你,就不準備這條船了。快,隨我們來吧!」說著,把船劃到河邊,棄舟登岸,把六郎領到了河邊樹林裡。「六爺,潘仁美陷害七郎,有目共睹。你到京城告狀去吧,我們作證,還有,我們哥兒倆把七郎的屍體弄到這兒了,他死得真慘呀!一共中了一百單三箭,七十二根從他前胸穿過。我們已弄了個大櫃,把屍體和鵰翎都給裝起來了,埋在河神廟前的大柳樹下。日後老賊如不認帳,可派人前來取屍。」 六郎聽罷,忙磕頭謝恩:「二位英雄,恩童不言謝,久居必報。」 「別說啦,快走吧!」 「我想到七弟的墳前祭奠祭奠。」
郎千、郎萬領六郎來到墓前,六郎沖新墳磕了幾個頭,默默唸道:「七弟,你放心吧!只要有六哥一口氣在,此仇必報!」隨後又與郎千、郎萬拜了把兄弟。 哥倆對六郎說:「往前走,就是潘龍、潘虎看守的地方了,你去不得。還有,這匹馬太扎眼了,誰不認識?把馬留下,我們給你餵著。」 六郎說:「也好!岑林、柴幹也是我的磕頭兄弟,我的盔鎧現在他們手中,請把馬交給他們,與兵刃放在一起。」 「知道了。」
楊六郎別了郎千、郎萬,登程上路。本來奔京城應該去正南,但他沒那麼走,繞路奔正西了。這就費勁了,沒有正道,只好穿樹林、爬山嶺、趟小溪、過大河,星夜兼程。路上不敢投宿,在荒郊湊和著,碰著飯鋪不敢逝,買點燒餅、呆在無人處吃,只怕碰見潘仁美的人。
這一天,正往前走,見前面山連山、嶺接嶺,山巒起伏、古樹參天。六郎想:這是什麼所在?我該走哪條道啊!正這時,猛聽得半山樑上有人念山歌兒:
閒來聽鳥喧,
閒來聽虎嘯。
楊六郎閃目往山樑觀看:呀!遠處來了一個頭陀帶發的僧人。見此人身高有九尺開外,肩寬背厚、肚大腰圓,頭上戴月牙蓮子箍,散髮披肩,往臉上看,面似紫羊肝,連鬢絡腮的卷鬍鬚飄滿胸前,身穿灰色僧衣,白布領、腰繫絲緣,手中拿一把大斧子。從山上往下這麼一走,寬領大袖,一真好象降龍羅漢下界,又好象伏虎尊者臨凡。六郎看,罷,呆呆發愣:這僧人好象在哪裡見過?又一想:不是潛仁美手下的人吧?他急忙一閃身,躲在了樹後。哪知這僧人已瞧見六郎啦!他來到近前,把大斧子一橫:「樹後什麼人?為何探頭縮腦、觀看灑家?」六郎一聽:得,人家瞧見了,那我就別藏著了。急忙轉身出來,抱拳拱手:「我是行路之人,誤入此地,冒犯了大師父,請多多原諒。夢這僧人上上下下仔細打量著楊六郎,忙問:「施主,貴姓大名?家鄉何處?」「這……六郎略想片刻說:「我乃無名之輩。大師父,改日再會。」「慢!不報姓名,休想過去。」「大師父,你我萍水相逢,素無一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