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兩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智仙閣的廚房,縱是放到整個大朙來講,也是首屈一指的。

“硬體”上,自不必多說,能用上的好東西都用上了那鐵鍋的鐵,比有些窮跑江湖的兵刃用的鐵還好那砧板的木,比老百姓家裡最好的傢俱用的木還貴。

食材、佐料這塊,也是應有盡有東南西北、山珍海味,甚至是大朙本土沒有的材料,都能在這裡找到。

就拿方才的魚舉例吧,要知道,那個時代可不比今天,在現代社會,你即使住在內陸城市,也一樣可以吃到在低溫儲存下空運過來的海鮮但在那會兒,你在離海很遠的城市,想吃口海魚,不說不可能吧……極為困難是肯定的。

也就是說,在古代,一個生活在四川的人,如果他一輩子不離開四川,那他就很可能一輩子都沒嘗過、甚至沒見過任何一條海里的魚。

洛陽這地兒呢,其實也差不多洛陽北臨黃河,能弄到淡水魚不稀奇,但方才袁方治拿出來的魚中,鮟鱇和馬鮫可都是海魚,而且鮟鱇一般在深海活動,要捕到就已不易,更別說運到內陸來了。

僅這點,也可看出這裡的老闆非但有錢,而且神通廣大。

而這廚房的“軟體”,也就是“人”,那就更厲害了……

不歸樓一樓的廚房面積已是很大,營業時,廚房裡共有十幾個廚子和幫工在忙活而這二樓的廚房,和一樓的幾乎一樣大,但裡面卻只用三個人。

一個,是前御廚,人稱“南廚王”的袁方治。

一個,是袁方治的副手,跟隨他一同離宮的一個老宦官,名叫張二貴。

還有一個,是幫工,名叫遊靖。

袁方治,無疑是這個廚房的核心人物早在二十五歲時,他便已經聲名在外,每天到他掌勺的酒樓去吃飯的達官貴人們都對其手藝讚不絕口。日子久了,就連時任尚膳監的太監李僉,也聽聞了袁方治這個人。

某日,李僉微服尋訪,來到了袁方治所在的酒樓,並有意點了幾道小二聽都沒聽過的珍奇菜品,想試試袁大廚的本領。袁方治在後廚一聽菜名兒,便知來者的身份非凡,所以他也來了鬥志,不但是把李僉點的菜道道都做得錦上添花,還送了一道他自己的原創菜“春潮帶雨晚來急”。

這道菜,是個時令菜,主料是春筍,而且必須是剛從土裡挖出來不到半天的、生吃都能吃出鮮來的筍頭另外還有一十七種輔料,全部都是春季特有的新鮮蔬果。

這十八種材料,要以十八種刀功切剝處理,再加以烹製,最後再以高湯收味,讓這些口感味道各不相同的食材獲得一種整體上的協調感。

最後端出來的成品,無論色、香、味、意、形,皆已是大成之境,尤其是將袁方治那出神入化的刀功展現得淋漓盡致。

李僉只吃了一口,心中便已拿定主意,一定要把這個廚子招入宮中。

同年,袁方治順理成章的被提拔進了御膳房,並於十五年後被先帝親口封為了“南廚王”,與那“北廚王”、也叫“民間廚王”的陳九榮齊名。

然,時過境遷,人終究是有老的一天,而且不服老不行。

在這個人均壽命不過六十的年代,一直幹著高強度體力工作的袁方治,到了五十六歲時,便開始感到自己對御膳房的工作已經有點兒力不從心了。

再加上,此時節,從他被封為廚王時算起,又過去了一十六載,他最風光的年華早已逝去如今的永泰皇帝,對吃這方面並不是很講究……御膳房裡誰是誰,他不知道,也不在乎。

袁方治覺得,自己再繼續待下去也沒什麼意思,故而就向上申請告老還鄉,上頭也同意了。

那張二貴呢,算是袁方治半個徒弟,打從袁方治入宮後就基本是跟著袁方治在學。其實呢,他也只比袁方治小兩歲,兩人亦師亦友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詭道君

詭道君

冠位大法師
神詭志怪的世界,靈氣是超凡之源,也是大害之始。</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詭道君》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詭道君:</p>
武俠 連載 26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