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前688年前後,西拿基列攻克了&ldo;阿拉比亞的堡壘艾杜木&rdo;,並且把本地的神像和身兼祭司的女王擄到尼尼微。艾杜木是北部阿拉比亞的綠洲,後來以都麥特&iddot;佔德勒的名義出現於伊斯蘭教的戰史中。女王特勒胡奴曾與叛變的巴比倫人聯盟,反對亞述的宗主權,並且獲得了基達(亞述的吉得裡)部族的族長哈薩艾勒的援助,他的大本營設在巴爾米里納。公元前676年前後,伊撒哈頓曾鎮壓了以鬱埃特為首的一次叛變,鬱埃特是哈薩艾勒的兒子和他的繼任者,&ldo;他為保全性命,離營出走,獨自逃到遠方去了2&rdo;。貝杜因人對於亞述帝國,顯然是一種常隨不離的煩惱的根源,埃及和巴比倫都在煽動他們起來叛亂。公元前670年,這個可怕的亞述國王,曾發動了對埃及的著名的征伐,他在北部阿拉伯沙漠所遇到的可怕的困難,
---------------
1ckenbill,voli,§611。
1ditlefnielsen:handbuchderaltarabischenaltertkunde,voli,diealtarabischekultur(penhan,1927),p65。
2ckenbillvolii,§17。
3ckenbillvolii,§18。
1nielsen,handbuch,voli,pp75以下。
2ckenbill,volii,§946。
---------------
使他沮喪,他看見過兩頭蛇和其他鼓動兩翼的可怕爬蟲3。以賽亞在關於南方獸類的&ldo;重唱句&rdo;中,曾提及&ldo;蝮蛇和火焰的飛龍&rdo;(《以賽亞書》3o:6)。希羅多德告訴我們:&ldo;世界上到處都有蝮蛇,但除阿拉比亞外,無論在什麼地方,也看不到有翼的大蛇,在阿拉比亞地方,這種大蛇是集體生活在一起的。&rdo;4
阿舒爾班尼博(公元前668‐626年)第九次進攻阿拉比亞各部族時,經過一次激戰之後,俘虜了鬱埃特和他的部隊。亞述的編年史屢次提及阿拉比亞各族長在尼尼微國王的&ldo;腳上接吻&rdo;,並且進貢方物,其中有黃金、寶石、黛墨(kohl)、乳香、駱駝、驢子等。據歷史上的記載,薩爾恭二世、西拿基列、伊撒哈頓、阿舒爾班尼博四人對不可戰勝的貝杜因人的討伐,不下九次,因為他們經常蹂躪亞述所轄的敘利亞各省區,阻礙隊商往來的要道,接受亞述的敵國‐‐埃及和巴比倫的援助和慰勞。這些戰役中所提及的巫爾比,必定主要是貝杜因人,他們所居住的地方阿里比必定是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沙漠、西奈半島和北部阿拉比亞。在西奈,歸亞述人統治的是《舊約》裡的米甸人,不是奈伯特人。阿拉比亞西南部的賽伯伊人的本部,從來沒有歸入尼尼微的版圖。亞述人雖有古代羅馬人的稱號,但他們所能統治‐‐即令是在名義上‐‐的地方,僅限於北部阿拉比亞的若干綠洲和少數的部族而已。在這個時期中,北方的住人區,以太馬(亞述‐巴比倫記載中的特瑪,têa和te-a-a)的地位最為特殊,因為迦勒底人最後的國王奈布尼達(公元前556‐539年)的行宮,就設在這裡。迦勒底人變為亞述帝國的繼承者;自提革拉-比裡色三世(公元前745‐727年)時起,亞述帝國就包括敘利亞和北部阿拉比亞的一部分在內。據一種楔形文字的記載,奈布尼達登基的第三年,&ldo;曾殺害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