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帖木兒的兒子和繼任者沙魯赫(1404‐1447 年)用氣憤的語氣寫信給白 爾斯貝,要求有權利把珍貴的帷幕掛在克而白天房上,以實踐他的誓約。這是麥木魯克人以伊斯蘭教世界的領導君主身分保有的特權。白爾斯貝和他的 四大法學派的法官們商量之後,巧妙地答覆沙魯赫說,他只要用金錢去賑濟 麥加的貧民,也就算履行他的誓約了。沙魯赫又派一位使節,帶著一件禮服 去,命令白爾斯貝接受那件禮服,作為授爵(冊封)的儀式,但是,白爾斯 貝把那件禮服撕得粉碎,並且下令鞭打使節,然後把他倒豎在池塘中,加以 凌辱。這發生在一個嚴寒冬天的日子,伊本&iddot;臺格利&iddot;比爾迪親眼看見這個 場面。沙魯赫死後,帖木兒王朝把所有的精力都耗費在內部的傾軋上,從而 鼓勵了波斯拉法威王朝的崛起和奧斯曼帝國的重新締造。前面已經講過,奧斯曼土耳其人發源於蒙古利亞,後來在中亞細亞與伊 朗各部族相混合,然後向小亞細亞遷移,在那裡逐漸地取代和同化了與他們 同血統的塞爾柱克人,在十四世紀初期建立了一個王國,終於取代了拜佔廷 帝國和阿拉伯哈里發帝國。奧斯曼(1299‐1326 年)是這個王朝的奠基人, 因此成為名祖者,奧斯曼帝國的名稱,由此而來,巴葉濟德一世(1389‐1402 年)是他的曾孫。這個王國的版圖,自敘利亞的北部國境延伸到多瑙河,在 巴葉濟德在位時,亞洲的部分完全喪失了。但是,巴葉濟德的兒子穆罕默德 一世(1402‐1421 年)以歐洲的部分為根據地,在十年之間基本上光復了全 部領土。在穆罕默德的曾孫巴葉濟德二世(1481‐1512 年)時,埃及素丹們 面臨著嚴重的奧斯曼問題。嘎伊特貝是和巴葉濟德二世同時代的。這兩大強 國之間的競爭,首先表現在小亞細亞和敘利亞邊境上雙方諸侯之間屢次發生 的衝突上。1481 年,嘎伊特貝收留了避難者吉木,他是巴葉濟德二世的哥哥 和覬覦王位者,後來吉木到羅馬去了,麥木魯克王朝的素丹向羅馬教皇交涉, 要求把他送回埃及,因此招惹了新的麻煩。這是兩國絕交的遠因。近因是幹 騷&iddot;奧裡秘密地答應支援土耳其人的頭號敵人波斯國王易司馬儀(1502‐1524 年)。易司馬儀是薩法威王朝(1502‐1736 年)的奠基者,這個王朝是穆斯林波斯的最光榮的土著王朝。這個王朝的名稱,得自虔誠的舍赫薩菲艾丁(宗 教的忠貞),易司馬儀是他的六代孫。這個王室溯源於第七位伊馬木穆薩&iddot;卡 最木,對於十葉派的教義是熱心的。這個王朝的奠基者即位的時候就宣佈以 十葉派的教義‐‐特別是十二伊馬木派的教義‐‐為波斯的國教。從那個時 候起,波斯始終忠於這種教義。1514 年 8 月,他和遜尼派的奧斯曼國王、巴 葉濟德二世的兒子賽裡木一世(1512‐1520 年)在烏爾米雅湖東邊的加勒迪 蘭發生衝突,他的騎兵敗於土耳其禁衛軍的優勢炮隊。土耳其人佔領了易司 馬儀的首都大不里士、美索不達米亞和亞美尼亞的一部分(1515 年)。
次年春天,幹騷藉口調停交戰雙方,進兵阿勒頗,實際上是去支援他的 波斯同盟者。為了裝出和平的姿態,他在自己的隨員中攜帶了他的傀儡,哈 裡發穆臺瓦基勒和本國的四位主要法官。但是,賽裡木沒有受騙,他透過間 諜組織,不斷接到關於麥木魯克王朝素丹的意圖的情報。當幹騷的使節來到 賽裡木兵營的時候,賽裡木下令剃掉他的鬍鬚(這是嚴重的侮辱),並且讓 他騎著一匹騾子回去,把宣戰通牒送給幹騷。使節的隨員都被處死了。大難 臨頭,已無法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