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陸建明 禮 利是 (第1/2頁)
悅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229章 陸建明 禮 利是
白玫瑰理髮廳於五二年開業,三江水同年拜入一線天門下,陸建明入門則是晚兩個年頭。
不過三江水學有所成後便一直忙著碼頭上的事,每個月回來的次數屈指可數,平日有慕名前來學拳的,都是陸建明這個二師兄在教,就連周升剛來時,也是跟著陸建明學拳。
陸建明祖籍廣東普寧,父親陸長富原先在港九開有一家紡織廠,五五年應朋友邀請,前往泰國。
受時局影響,很多越南難民湧入泰國,黃金生意比較好做,陸長富與同鄉朋友合夥在唐人街開了一家黃金店。
曼谷耀華力路的唐人街,位於湄公河畔,是泰國的知名商業街,這條唐人街有三多,即寺廟多,小吃店多,還有就是黃金店多,因此也被稱為黃金街,光是華人開辦的大金行就多達六七十家。
與那些動輒大幾十年的老金行相比,陸長富在唐人街繁華地段的金行,在這條黃金街僅算晚輩,但五年的時間過去,生意還算紅火,如今已開辦多家。
所以去年年初的時候,陸建明幫忙處理了港九的紡織廠生意,便去了泰國,幫父親打理金行的生意。
這次也是三江水結婚,陸建明這才買了機票,連夜回港。
陸建明今年三十歲,細眉闊目,面板白淨,穿一身藍色西裝,步伐穩健。
李安坐下沒一會兒,對方就來到三江水這裡。
這個時期,香港的婚禮習俗與內陸大致一樣,分為:下定、安床、上頭、迎親、喜宴、回門。
樓下傳來腳步聲,伍世豪和侯世傑來到樓上。
結婚當天,新娘一般由新郎親自接到家中或直接前往婚宴現場,三日後,回門。
李安點頭致意:“二師兄。”
三江水起身,擁著李安向對方介紹:“這是阿安。”
“你二師兄,陸建明。”
畢竟,沒有哪個女人會不希望自己的婚禮熱鬧一些。
李安欣然點頭。
從機場回來,一路而來,陳建明對周升掛在嘴邊的這個師弟還是頗為好奇的。
寮屋主要分陸上寮屋及水上寮屋。
陸建明目光驚奇地打量著李安,臉上露出笑容:
“阿安,周升去機場接我時,就和我提起過你,等會我們多聊聊。”
三江水與李春梅雙方家中沒有長輩,也不準備大操大辦,但是婚禮的一些必要習俗流程還是要走的,這既是祝福,也是對女方的尊重。
昨天商量好的,九點之前,新郎新娘在這裡舉行結婚儀式後,再前往酒樓。
他轉頭又對李安說:
“建明。”
“安哥,車子準備好了。”伍世豪說道。
婚禮,人生五禮之一。
早上七點,婚車停在避風塘寮屋區的路口。
李春梅住香港仔避風塘的寮屋區,而渡輪是早晨六點半開始營業,過海一來一回,再耽擱一下,怎麼也要一兩個鐘頭,時間安排充裕點,那六點鐘就該準備接親的事了。
李安看了一眼手錶,對三江水說道:“師兄,六點了,該準備一下接嫂子過來了。”
“好啊。”
陸上寮屋多沿山而建,搭建簡陋又密集,而寮屋區是沒有供電的,居民用的都是煤油燈,所以經常發生火災意外,安全隱患極大。
水上寮屋又稱臨海寮屋,說的是疍家,這些在船上生活的漁民。
而避風塘這裡,除了海面上密密麻麻的漁船,岸邊沿著山腳同樣錯落著大量的木屋以及鐵皮房。
居民們大多從事著最底層的工作,小販、車伕、苦力.
其實三江水不止一次勸過李春梅,也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