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猶太人被放逐於巴比倫之後的文獻中,&ldo;阿拉伯&rdo;這個名詞,通常是指奈伯特人的(《默克比書》下5:8,《默克比書》上5:39)。《默克比書》上9:35就是這樣提及奈伯特人的。在保羅的時代,奈伯特王國的版圖,擴大到大馬士革。保羅退隱於阿拉比亞(《加拉太書》1:17),就是退隱於奈伯特版圖內的沙漠地區,這是無疑的。《使徒行傳》2:11裡的阿拉比亞人,大概就是奈伯特人。阿拉比亞和阿拉比亞人,是希臘人和羅馬人所熟悉的。阿拉比亞橫列在他們通往印度和中國的道路上,並且出產西方市場十分重視的許多商品。阿拉比亞人是南方海上的經紀人,正如他們的血族腓尼基人在較早的時代做地中海的經紀人一樣。
古典文獻的作家,把阿拉比亞分為三個區域:(1)幸福的阿拉比亞,(2)岩石的阿拉比亞,(3)荒涼的阿拉比亞。公元一世紀時在政治上也把阿拉比亞分為上述的三個區域:第一個區域,是獨立的;第二個區域,隸屬於羅馬;第三個區域,在名義上,一部分歸安息(帕提亞)管轄。荒涼的阿拉比亞包括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曠野(bādiyah)。岩石的阿拉比亞,以西奈半島和奈伯特王國為中心,皮特拉就是這個王國的首都。幸福的阿拉比亞,包括阿拉伯半島其餘的地方,內部的情況在那個時代是不大瞭解的。葉門地區,是歐洲人最熟悉的,中世紀時代的人,以為幸福的阿拉比亞專指這個地區而言,這是錯誤的。古典文獻的作家或許企圖以felix翻譯阿拉伯語的yaan,其實,
---------------
2參閱《古蘭經》31:11所載魯格曼的格言。
1因此,本書中避免用如&ldo;薩拉森史&rdo;、&ldo;薩拉森的藝術&rdo;、&ldo;薩拉森的建築&rdo;一類的詞語。我們想以&ldo;阿拉比亞人&rdo;稱呼阿拉伯半島的居民,以阿拉伯人稱呼說阿拉伯話的人,尤其是伊斯蘭教徒。穆罕默德教徒這個名稱,是一般伊斯蘭教徒所反對的。(理由是佛教徒是崇拜佛的,基督教徒是崇拜基督的,穆斯林是崇拜真主的,不是崇拜穆罕默德的。‐‐譯者)
---------------
yaan的本義是右手,葉門地區在希賈茲的南方,故稱為al-yaan(葉門),正如敘利亞在希賈茲的北方,故稱為al-sha'(沙牧)一樣。但yaan(右手)與(幸福)這兩個名詞,用阿拉伯字母寫出來都是yn,故容易相混1。赫拉克利亞人馬相(約在公元400年)用薩拉森尼這個名詞2。在馬相之前,托勒密(公元二世紀前半期人)已提及薩拉森人3。安提俄克人阿米阿努斯&iddot;馬塞裡努斯在公元四世紀後半期著書的時候,已把薩拉森和住帳棚的阿拉伯人視為一體了4。在希臘文獻中首先提及阿拉比亞人的,是艾奇魯斯(公元前525‐456年),他說克謝爾克謝斯的軍隊裡有一個卓越的阿拉比亞軍官5。希羅多德(約當公元前484‐425年)又提及克謝爾克謝斯的軍隊裡有許多阿拉比亞人6,他們顯然是從東部埃及來的。古典文獻的著作家,上自希臘的埃拉托色尼(約公元前196年卒)‐‐斯特累波就是以他的話為根據的‐‐下至羅馬的普林尼(公元79年卒),都認為阿拉比亞是一個非常富足而且奢侈的地方;是乳香和其他香料的產地;阿拉比亞的人民,是愛好自由的,是享受自由的。誠然,更能引起西方著作家注意的,是最後提及的這種特性。阿拉比亞人的這種愛獨立的特性,是自遠古以至吉本時代的歐洲著作家所一致稱讚的1。阿拉比亞人是能體會到他們的自然環境所供給的優越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