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二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馬文升沒想到陛下拂袖而走,有些愣神,他只不過是說了一個很常見的事情,不管是吏部還是其餘的五部,一直都是這樣上值,處理事情耗時一兩個月很正常。 明朝的工作效率一直很慢,也不能說明朝,古代的都比較慢,只有張居正推行考成法之後,效率才提高了一些,但是張居正死後又退回到原來的水平了。 只不過馬文升沒想到陛下這麼生氣,但是現在他又不能辯解,張升可是剛剛被帶走沒多久,這要是再觸了黴頭,吏部尚書的官帽也得摘下去。 他扭頭看了一眼許進,但是馬文升沒有問他,反而看著劉瑾問道:“劉公公,剛才陛下說許進遞了題本,不知可否讓我看一看。” 馬文升這話其實是問的陛下,問劉瑾只不過是轉一道。 谷大用得到了朱厚照的指示,對著劉瑾輕輕的點了下頭,意思是可以給他看。 劉瑾得到訊號,走到了陛下的桌子旁,找到了那個題本遞給了馬文升。 朱厚照在後面觀察著在場的眾位大臣,至於宗室親王,現在就是站在一旁湊個熱鬧。 他拿下張升並不是突發奇想,而是原本就有的想法。 原來只是沒有好的由頭,正好今天遇到了就直接借題發揮。 以前的張升本來就對朱厚照打破各種規則有意見,尤其是在他剛登基的時候帶人跪在奉天門。 那一次也是用祖製為藉口,只不過當時朱厚照剛剛登基,不太適合對一個尚書動手,只是小懲大誡。 現在廠衛都在手,京營也調了人進行訓練,御馬監也增加了一個營,朱厚照對這些老臣動手也只是時間問題。 新官上任還得帶著自己的心腹幕僚呢,朱厚照肯定不能用不和他一心的臣子。 他藉著拿下張升的勢頭對吏部發難,是想把人事權拿回來。 原本在憲宗時期,已經掌控了吏部,內閣不再對朝廷的臣子有著決策權,而由文官選擇的朱佑樘登基之後,吏部重新又回到了內閣之下,內閣對於吏部選官是有著決策權的。 眾所周知,核心權力就那麼幾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財政權,人事權,軍事權。 而這三個權力又是息息相關,誰也離不開誰。 為什麼吏部尚書排在首位,還不是因為吏部掌握天下所有官員的晉升。 而現在內閣置於六部之上,吏部選官都要先把名單送到內閣,內閣自然就成為了大明的權力中心。 內閣閣老也就成為了不是丞相的丞相。 朱見深是經過正經的皇家培養的繼承人,自然對於內閣沒有好感,內閣完全就是搶奪皇權,奪回權力自然也需要繞開內閣。 而他繞過內閣的手段就是直接對吏部下命令,吏部尚書不聽?那你就辭職吧。 這一段時間是內閣權力真空期,也就有了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 在中國只有起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 雖然朱見深的手段比較強,但是朱厚照只是打算借鑑,畢竟他是有著後世的各種知識薰陶的。 在他看來,不管是朱見深的什麼手段,都還只是在原本的框架之內,並不會對內閣或者其餘的部門造成什麼影響。 皇帝強勢,可以,文官只需要忍十幾年就好了,等到皇帝駕崩,新皇帝不瞭解朝政,那麼權力還是會回到原本的地方。 朱見深強勢吧,他駕崩之後,所有的權力又重新回到了內閣,而且還比以前大了不少。 而朱厚照就不想這樣,他要用後世的完善的政府部門來對內閣和朝廷的權力上枷鎖。 細化朝廷的各個部門,增加監督審判機構,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冗官的問題,還能增加朱厚照對大明的掌控。 …… 馬文升認真的看完許進的題本,心中也有了計較。 冗官冗員的事情不是現在才提出的,一直都有,只不過現在自己恰好遇到了,也恰好陛下正在氣頭上,只要有一個解決辦法就可以了。 他剛想說話,劉瑾出聲說道:“剛剛陛下說了,宗人府的事情要商議出一個結果,正好馬尚書正在看題本,諸位議一下吧。” 張升的結果在前,在場的眾位大臣也就都沒有表示自己反對,畢竟宗人府的那些權力確實是他們的,禮部只是代管了這麼多年。 宗人府的改革也就這麼定了下來。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