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第2/3頁)
希阿榮博堪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達、丹增尼瑪和達森。沒有他們的辛勤勞作和無私奉獻,扎西持林不會是今天的模樣。
聰達和丹增尼瑪都是難得稀有的修行人,近十幾年來,為了扎西持林他們幾乎傾盡全力,我常暗自嘆息,恐怕千頭萬緒的雜務耽誤了他們修行。然而,他們用行動打消了我的顧慮。白天忙裡忙外,沒有大段時間修行,念珠卻是從不離手,心咒念得綿綿密密,流水不斷,晚上則經常是通宵達旦用功。丹增尼瑪從2004年至今已經圓滿念誦了一億遍本尊心咒,前段日子,他高興地對我說,希望能再念一億遍。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他要求自己每天都念十萬遍心咒。
他的精進鼓舞著周圍的人,包括我。當我在修行中有所懈怠時,丹增尼瑪都會是策勵我發奮的榜樣。
聰達和丹增尼瑪告訴我,等扎西持林建設好了,他們就去閉關,把全部時間都用來修行。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樣修來的福報,能結識他們這樣忠厚的好人,並得到他們的信任和幫助。
扎西持林養老院建成後,附近很多孤寡老人住進這裡。聰達、丹增尼瑪和達森堪布又添了一項工作: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
每次聰達他們開車去縣城,總要幫老人們買回許多東西,吃的用的一應俱全。達森堪布除了教育培養年輕喇嘛外,現在每天還為聚集在養老院的居士講課,帶領他們守八關齋戒、修五加行。有的老人已經七八十歲了,仍然拖著行動不便的身體堅持磕大頭、修加行,著實令人感動、欽佩!
每天天不亮,達森堪布便帶著年輕喇嘛們開始供水、供燈、誦經。等一般人起床時,他們已經把早課做完了。
扎西持林的水源與經堂間頗有一段距離,小喇嘛需要來回汲水才能把每天要供的幾百隻水碗盛滿。像現在這樣天寒地凍的日子裡,取水是一件苦差,而小喇嘛每天都做得歡歡喜喜、盡心盡力。
以前他們起得還要早些,年輕人貪睡,達森堪布常常是披星戴月挨個敲開他們的房門,把他們從香甜的夢中喚醒。後來我建議大家早上多睡一會兒,有幾個年紀小點兒的仍然需要堪布叫早。
我有時也去經堂和他們一起做早課。我的加入總會令他們興奮不已。比起同齡人,他們要穩重、矜持得多,但長明燈的光影中那一張張純淨年輕的臉上掩蓋不住的羞澀笑容,我能讀懂。我小時候也是這樣,在上師面前總是莫名興奮,很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讓上師歡喜,卻又羞怯得手足無措,就只好笑了。
扎西持林這些年輕人大都出身貧寒,從小嘗過生活的艱辛,也就格外珍惜如今學習的機會。他們的憧憬和夢想,他們的快樂、熱情和對生活的知足感恩,都曾經在我年輕的心中充盈激盪過,我理解他們。
看見那一群朝氣蓬勃的身影,我不由得欽佩和感動。是他們時時在提醒我,用勤奮和天真的熱情去擁抱每一天,毫不吝惜地去表達自己對生活、對一切生命的感激。
小喇嘛真正的老師是達森堪布。但凡到過扎西持林的人,都會感嘆這裡的小喇嘛多麼清淨莊嚴。那一派細緻溫和、謙卑又貴重的氣度皆來自達森堪布的薰陶教導。我無法想像,如果沒有達森堪布,這些年輕人會長成什麼樣。
爐膛裡的樹枝燒得噼啪作響,愈發襯出外面世界的寂靜。雪花紛紛揚揚無聲飄落。扎西持林的冬天本很少見到來訪的漢族居士,嚴寒是個不小的考驗。今年這裡不僅來了漢族客人,而且他們修行起來比一般藏族人更精進、熱情。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