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第2/3頁)
希阿榮博堪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能獲得智慧,願我能幫助眾生驅散心中的黑暗,引導他們開悟。&rdo;
當天晚上,其他燈的油都燒光了,只有這位乞丐供養的燈一直燒到天亮,不但燈油沒減少,而且燈芯仍舊是新的。那天正好輪到佛陀弟子中&ldo;神通第一&rdo;的目犍連值班照應燈火,他見天色已亮,想把燈熄滅,留到晚上佛陀講經時再點,可任憑他想盡辦法也不能熄滅那盞燈。
佛陀知道後,過來對目犍連說:&ldo;這盞燈你是熄滅不了的,即使你把世上所有海洋、河流、湖泊裡的水都澆在這盞燈上,它也不會熄滅,因為它是由清淨的發心供養而來,是為一切眾生究竟解脫而點燃的。&rdo;
這時,那位乞丐走到佛陀面前,佛陀授記她將來必定證悟無上正等正覺,號燈光佛。
可見,以清淨髮心在具德上師前哪怕做微不足道的供養,也有無量功德。經論中還說,凡是賞心悅意的事物,如路邊潺潺的溪流、山野的花,都可以觀想供養給上師,功德同樣不可思議。
承事供養是指為上師做事或侍奉上師。
因上師的所作所為無不在饒益眾生,無不住於正法中,我們透過自己的身語行為為上師創造便利,雖不是直接修法,卻也是間接地利益了眾生、護持了正法。並且,這種隨喜的功德將匯入上師的功德海中,由聖者上師宏大的願力而生出的一切善業資糧,我們也將同樣獲得。所以,無論為上師做什麼都是在積累修行的資糧。福德、智慧兩種資糧圓滿之前,不可能完全證悟空性。即使已證悟了空性,在獲得圓滿正等覺果位前,仍需精勤積累兩種資糧,使修道日益增上。
每當我有機會為上師法王如意寶做點事情,都會高興不已。昨天破曉時分,在夢中,日夜思念的上師來到我修行的山洞外,我驚喜交加地奔出去。法王笑嘻嘻在洞口的一塊藏毯上席地坐下,我擔心後面的岩石會碰到法王的頭和背部,忙又跑回洞裡拿了一塊大羊毛毯想為法王做一個靠墊。心裡實在太高興又太緊張,我怎麼也沒法把那毯子擺弄成靠墊,一直到醒來,我都處於喜悅的忙亂中。
人們也常把供養分為身口意三門供養,指在行動、言語、思想上修持佛法,以此作為對上師的法供養,以及在行動、言語上對上師作承事供養,以意念隨喜上師的功德。不論哪種形式的供養都能幫助我們增進信心,減少我執。
五體投地的頂禮,一方面表示你決心放下傲慢和成見,把自己擺在最低的位置,坦然接受一切,不再擔心摔跤和失去,另一方面也能積累巨大的福德資糧。
佛經中說:佛陀三十二種寶相之一的無見頂相,便是因恭敬頂禮具德上師而來。
拜見上師時供養和頂禮都有明確的象徵意義,表示我們準備好放下我執,這是與上師相處時應有的心態,也是自我不喜歡上師的原因。在上師面前,沒有自我的立足之地。
現實生活中,人們通常又是懷著怎樣的心態面對上師?首先,在見到上師之前,已經有了很深的成見。上師應該仙風道骨,儀表堂堂,成熟又單純,威嚴而慈祥;上師應該有求必應,在我們沮喪的時候給予安慰,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上師應該適時顯露神通,以博弟子的歡心,使他們不至於因為修行枯燥無趣而退了道心……我們就是帶著這麼多的&ldo;應該&rdo;去見上師的。如果實際情況與預想的不同,我們便感到失望,甚至開始懷疑上師是否真有德行。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