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戰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不錯,這塊和氏璧,傳自秦始皇,歷經大漢,三國,南北朝,隋朝,最後傳到了大唐。”
李星雲想了好幾秒鐘,才想明白張子凡的意思,無非是問自己那塊傳國玉璽,是不是秦始皇傳下來的那塊和氏璧。
或許普通人對於傳說中的和氏璧很好奇,哪怕是張子凡也不例外,但對於李星雲本人而言,那就一塊好看的玉石。
“李兄,你覺得這塊傳國玉璽,也就是和氏璧,真的有傳說中那麼神奇嗎?”張子凡問道。
“我覺得,這就是一個精神象徵,東漢末年,東漢天子一樣擁有這塊傳國玉璽,最終還不是沒有守住大漢。”
李星雲搖了搖頭,他個人並不覺得傳國玉璽有多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人,傳國玉璽不過就是一個精神象徵而已。
沒傳國玉璽的王朝帝國,難道就不是正統王朝了?
自然不是。
強大的王朝帝國,不需要傳國玉璽來證明自己的強大,只有信心不足,國力弱小的國家,才需要傳國玉璽安定人心。
猶記得。
東漢末年,亂世風雲,三國鼎立。
孫堅懷揣傳國玉璽,待機稱帝,豈料卻是引火上身,落得個“得玉璽,丟性命”。
袁紹心心所念傳國玉璽,未得玉璽,私刻玉璽,不過是“自欺欺人,貽人笑柄”。
孫堅之子,孫策很聰明,捨棄傳國玉璽,換取江南,結果是“舍玉璽,得江南”。
袁術攫取傳國玉璽,急於稱帝,豈料招惹四方來攻,變成了“得玉璽,失天下”。
最後
袁術兵敗之後,徐璆偷取了傳國玉璽,獻給了曹操曹阿瞞,然而,作為漢室忠臣的曹操,轉眼就把傳國玉璽還給大漢最後一位天子漢獻帝。
可這有什麼用呢?
不過是一塊石頭。
縱使這塊和氏璧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國寶,又經歷了大秦帝國秦始皇嬴政的塑造後,和氏璧最終變成了人盡皆知的傳國玉璽。
但石頭就是石頭,玉石也是石頭,傳國玉璽沒有護住大秦帝國,也沒有保住大漢,大唐復辟也是依靠不良人三十年的努力。
“即便是精神象徵,它也是有用的,李兄,你如果願意公開傳國玉璽的迴歸,說不定又能收回一兩個大唐藩屬國。”張子凡輕聲道。
“張兄,你的意思是說,還真有蠢人,認為找到龍泉寶藏,擁有傳國玉璽就可以得到天下?成為天下共主?”
李星雲語氣有些不可思議,不能理解這些蠢人的想法。
“李兄別忘了,東漢末年,孫堅,袁紹,袁術,這些諸侯,最後還不是為了這個傳國玉璽葬送了大好優勢。”
張子凡搖了搖頭,有些人就是這樣,看不透就是看不透,就是願意自欺欺人,認為得到傳國玉璽就可以得到這個天下。
殊不知。
他們完全搞反了傳國玉璽的意義,不是得到了傳國玉璽,就可以得到天下,而是得到了天下才能得到傳國玉璽。
甚至你不想要。
都有人送上門。
“明白了,多謝張兄解惑。”
李星雲明白了張子凡的意思,他這是在給自己獻策,想幫助自己儘快收復那些曾經是大唐藩鎮的大唐藩屬國。
“對了,李兄,你知道我是漠北王朝的駙馬,這些日子,我透過漠北王朝的探子,發現楚國和蜀國有一些不對勁,好像是在密謀什麼不好的事情。”
張子凡似乎是想到了什麼,把他的猜測告訴了李星雲。
他的義父是李嗣源,接受的也是忠君愛國的思想,雖然他被迫成為了漠北的駙馬,但不代表他就忘記了自己出身華夏。
而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