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茂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鬥爭就十分激烈。對敵方後方城市的空襲次數越來越多,空襲規模越來越大。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後方目標只進行了一般的轟炸,那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空襲後方目標發展到了按地域、按目標系統的轟炸。據統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的大中城市平均每5棟房屋即有一棟遭全毀或部分被毀,倫敦市區有1/2被炸毀,全國受轟炸而傷亡人數達147萬人;德國61個10萬人口以上城市遭英、美、蘇等國飛機的轟炸,被毀壞的房屋佔整個住宅區的20%,傷亡108萬人,750萬人無家可歸;曰本全國206個城市中,約有98個大中城市遭到空襲的嚴重破壞,毀壞房屋244萬餘所,傷亡總人數80萬人,其中,廣島、長崎兩市遭原子彈轟處死亡11萬餘人,傷12萬餘人。對後方城市的大規模空襲,大大削弱了戰爭雙方的經濟實力和支援戰爭的潛力,嚴重影響了軍心、民心,對戰爭的勝負起了重要的作用。
為了對付敵人對後方城市、經濟和軍事目標的大規模空襲,減少居民傷亡和經濟損失,許多國家採取了廣泛的民防措施,為儲存戰爭潛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產生了民防,那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民防則發展到了比較完善的階段。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十分重視民防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他們又進一步加強了城市和工業區的民防措施。為減少空襲對城市的破壞和對人員的傷亡,英國在各大、中城市建立了空情監視系統和防空警報系統,構築了防空工事,有計劃地疏散了城市人口,並且組織了擔負消除空襲後果的各種防空專業隊伍。由於民防措施得當,整個戰爭期間,英國平均每受彈1噸,傷亡僅1人。而德國和曰本因採取民防措施較晚,平均每受彈1噸分別傷亡17和55人,傷亡數大大高於英國。蘇聯在衛國戰爭中,也廣泛地採取了民防措施,對奪取城市保衛戰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著名的列寧格勒保衛戰,在持續3年多的會戰中,由於採取了有效的民防措施,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敵人的空襲,較好地保持了市區的穩定。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