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茂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織城防戰役的一個顯著特點。例如,濟南城防把市面上區(商埠和內城、外城)與外圍統一規劃,劃分了以商埠為核心的西防區和以外城和內城為核心的東防區,在城區劃分了24個防區和5個特別防區;石家莊城防只在城區分割槽防守,外圍沒有分割槽防守。從國民黨城防作戰實踐中看,分割槽防守的方式運用得也比較靈活,不僅結合了城市地形的特點和基本保持了市區當時的行政區劃的完整性,而且還形成了以主要防禦方向、要點、要塞、核心陣地為重點的防禦體系,防區佈局比較合理,結構也比較嚴密。
綜觀國民黨軍的城防作戰戰例,雖然國民黨軍都對城區進行了防禦作戰準備,但在正義的抗日戰爭以及非正義的反革命內戰這兩個性質截然相反的城防作戰中都沒有充分利用市區進行有效的防禦。如抗日戰爭中的南京保衛戰,外圍防禦陣地和復廓陣地一丟失,國民黨軍便一片混亂,紛紛突圍而去;武漢保衛戰,在外圍作戰失利後,即放棄武漢,而在國內戰爭中,市區防禦也是十分脆弱的。太原戰役市區如此堅固的陣地,僅4天就土崩瓦解了。當然,國民黨軍的這一弱點是必然存在的。這是由其政府和軍隊的性質所決定的。由於國民黨代表的是地主、資產階級的利益,加之在作戰中,採取消極防禦的保守思想,這就必然造成其戰略和戰役指導上的許多錯誤。他們面對&ldo;不可一世&rdo;的日軍,不相信人民群眾有著巨大的作用,不願也不敢利用人民群眾高度集中的市區抗擊日軍;而在國內戰爭中,更是害怕人民群眾,根本不敢在人民群眾高度集中的市區負隅頑抗。所以,國民黨軍隊在城防作戰中,只能依其孤軍在以控制市區的同時在外圍抵抗,而外圍一旦被突破,就潰不成軍,棄城而逃。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