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古醫協會 (第2/2頁)
鹿鳴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理大家都懂,但是大家已經把中醫當做一種文化遺產,一種精神信仰,而不只是一門技術。
餘紅蘭明白他的,和大家的想法,笑道:
“我要推廣中醫,讓中醫被人普遍接受和廣泛使用,不斷吸納更多人才來學習和研究,就要無限可能的傳授出去。
捂在自己手裡,挑挑揀揀傳授給學生,最後跟我的目標,背道而馳了。
而且本草綱目不是我祖宗的,也不是我師父祖傳的,現在已經花錢就能買到了。”
還有一點,餘紅蘭沒有對任何人說。
但是在中華古醫協會成立兩年之後,餘紅蘭等到了她想等的人。
“你們想加入我們,我們熱烈歡迎,但是需要你們拿出誠意。”
餘紅蘭對來人毫無保留,笑盈盈的談判。
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多男先生。
這些年,多男先生跟華國合作良好,常年購買草藥,漢方成藥,在他們國家,中醫也越來越普及,街上隨處可見中醫館,人們對來自有著古老歷史的華國醫術深信不疑。
這次聽說中華古醫協會內部可以互通有無,有人心動不已,觀望兩年後,終於按捺不住,跟著多男先生找到餘紅蘭這裡。
“您請說!”
餘紅蘭笑道:
“雖然我們什麼方子都有,但是總歸散落在各種古籍裡,我已經不年輕了,沒那麼多精力花時間去再寫一本書,所以我想,你們可以帶著《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來,我們每位成員加入進來的時候,都是拿出看家本事來互通有無,才透過申請的。”
多男一行人,臉色變了變。
餘紅蘭笑道:
“做過調查的話,其實你們應該明白,《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一千年前,我國宋朝當時的官府編撰,後來因為戰亂遺失,被商人帶到你們國家。
我們很多史料裡都有記載,原本這本方劑書就是各種太平方的合集,都有出處,早些年,我想起來就能整合一本方劑書,現在年紀大了精力不濟,今天看到你們來,就順便問問你們。”
餘紅蘭從遊學開始至今,的確編撰無數的書籍,醫書,方劑合集,還有各種醫理,甚至包羅了節氣天文地理等諸多知識。
這會兒餘紅蘭說起島國的瑰寶,輕描淡寫,漫不經心,讓他們將信將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