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盼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來大家對李太后送出的面見禮好奇,經她這麼一說,原本沒注意到的人也都注意到皇后收到的見面禮還不如兩位貴妃。
宗氏近親心裡有想法也不敢當面議論,後宮的幾位太妃可沒那麼多想法,特別是無兒女的幾位,這輩子都沒機會出宮,日常生活連點樂趣都沒有,好不容易抓住機會看李太后的笑話,哪還能管住嘴。
沒人注意的時候柳皇后還能裝傻,有人挑明她的笑再也裝不出來,她都不敢看身邊兩位貴妃臉上是什麼表情,是不是在嘲諷她這個皇后名不符實。
皇帝的臉色也不好看,他是粗心但被人點醒後也覺得親孃做事不行,在這種場合刁難皇后有什麼用,這不是打皇后臉,明明是打皇帝臉才對。
他不想為一點小事和親孃吵架,只能悄悄握住皇后的手給她支援,順便替李太后找補,也承諾私下會補償她一份首飾。
柳皇后心裡不滿意,私下補償再多又有什麼用,丟的面子撿不起來,但皇帝面色不好看,她也知道只能這樣,再計劃下去吃虧的肯定是自己。
李太后不反省自己有什麼錯,反倒怪皇帝不孝順,當眾給她這個親孃難堪。
葉知秋也不說話,任由母子倆吵,等他們吵完才出來做好人。
好好的認親大會草草結束,兩位貴妃也沒得到什麼好處,倆人手裡都不缺首飾,李太后給她們的東西也並不是多罕見,為一個見面禮鬧得帝后都不高興,偏偏她們還不能說什麼。
大婚第三天皇帝就急著要親政,太傅卻沒有主動提及的意思,逼得皇帝跑過到仁壽宮求助。葉知秋無所謂,她完全同意還政給皇帝,但其他人還不還,她也管不了。
葉家那邊不用擔心,她早就傳信安排好了。
皇帝想要的可不只這一點,他希望葉知秋能在早朝上出頭,幫他說服太傅和丞相,可惜這話根本沒機會開口,只要露出點苗頭,葉知秋就及時打斷。
看著皇帝失望而歸,山奈有些擔心:“娘娘,陛下不會對葉家下手吧。”
葉知秋搖頭:“不知道。”下手也不怕,她早就給葉家傳過信了,邊關葉家那些人只要不傻就能提前做好準備。至於京城留下這些人,只要葉家不是明面上造反,皇帝就不敢也不會把他們怎麼樣。
皇帝要發瘋對葉家下手,其他人也不會讓皇帝動手,葉家手裡的幾十萬大軍造反不一定能成事,但要壞事卻很容易,只要太傅等人還有一點腦子就會管住皇帝。
退一步說,葉家也不是傻的,有膽子當權臣就該早準備好退路。沒有她,皇帝也不會對葉家多客氣,皇帝這種生物從來都不是講道理的人,葉家的軍權拿在手裡太久,早晚都會有這麼一天。
葉家確實從收到葉知秋的信就開始準備,他們在邊關經營多年,錢和人馬都不缺,以前發展勢力也都是想著在本國發展,卻從沒考慮過其他地方。
葉知秋寄來的地圖卻讓他們開啟新思路,本朝時局穩定想要再往上發展很難,周圍很多小國卻有機會,那裡地多人少,以他們的實力打下一片江山也不難。
不管是她還是原身都和葉家不親,能做到這一步算是看在那幾十萬普通士兵的份上,不希望打仗死人,自古以來苦的從來都是底層。
皇帝氣沖沖離開仁壽宮的時候還想對葉家下手,但回到書房就想明白了,他連親政都做不到,又怎麼對付葉家。
“安大海,你說朕要怎樣才能收回大權?”
安大海的腰彎得更低了,他一個太監知道什麼,好在皇帝也不需要他的回答。仁壽宮不願意,他還有親孃可以求助。
李太后倒願意幫親兒子,可她讓李家上奏,奏摺根本到不了早朝,太傅提前一步就攔了。李大人沒辦法,只能直接在早朝上當著百官的面提出來,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