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邊鵝卵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教化。
有多蠢呢?後世證明東亞人種智商確實高那麼一丟丟。好吧,其實是很多。
但南洋又不是非洲,那裡的人總也不至於學不會文字,人家英語學的,那也是相當可以。
年底開會,朱常瀛將教育司相關人等罵了個狗血淋頭。
不是人家蠢,是你自己不想辦法,漢字難學與否你們自己不知道麼?給你們俸祿不是遇到困難就縮頭的,這麼簡單的問題也要我出手麼?
然後……然後朱老七就出手了啊,一本繁簡對照表甩過去。
你看我這辦法成不成?
拼音+簡化字,如果這都不能令漢語漢字成為世界通用語言文字,那朱老七也沒轍了。
順勢而為,朱老七又狠狠刷了一波威望。
具體到落實。
師範學堂優先普及,繁簡對照,都要學。
各級學堂教師以自學為主,每半年一試,兩年為期,不合格者予以辭退。
瀛州內部公文,繁簡併用,提倡簡體書寫。只要書寫規範,任何部門不得以簡體字為由拒收。
從我做起,身體力行,這一點對朱老七來說毫無壓力,他對書法沒有執著,書寫方便才是真理。
說實在的,由簡入繁就難,許多繁體字,後世人或許不認識,但由繁入簡,對於當下看習慣了繁體字的人來說,沒什麼難度,一望而知,稍稍熟悉就可以。
難點在於放下習慣包袱,動筆書寫,別拿認識幾個生僻字當資本。
認識幾個生僻字有什麼用?除了炫耀就沒別的用處。
妙就妙在瀛州野蠻人居多,文化底蘊淺薄,這若是在大明兩京十三省推行,大抵會吵翻了天,一準有人跑去孔廟裡哭喪。
即便瀛州,也不是沒有人反對,只不過朱老七地位特殊,他這地位相當於開國之君,反對之音掀不起浪花來罷了。
第二份檔案,《婆羅洲授地變更令》。
婆羅洲,漢族人口幾近百萬,廣泛分佈於沿海地帶,已是絕對主體,不存在被顛覆可能了。那麼繼續無償授地也就沒有必要了,改無償為有償,此令將於萬曆45年生效,給足一年緩衝期。
不出意外,此令一出會帶動一波移民婆羅洲小高潮。
外國人的錢要賺,本國牛馬也不能放過,不然財政吃不消,地方上總是伸手要錢,朱老七又不會生,賣地就能解決地方一大部分財政缺口。
實話說,這座島雖大但可供開發利用的土地卻有限,沿海圈地,鎖死外族進入也就足夠。至於進一步發展,則交給時間。
記得前世,沙俄就是這麼對待我大清的,沿著邊境設立大量定居點,阻斷華夏人北上。不信你看地圖,狗日的沙俄沿著邊界大搞定居點,噁心的要死。
鎖邊,用高牆不管用,得用人!
第三份檔案,《鼓勵西貢移民案》。
西貢實際控制的地盤又擴大了,原本為半縣,現在則有一府大小。
佔婆宣慰使劉景,也就是近衛二團團長。率部於萬曆43年10月抵達西貢,旋即整合佔婆軍,以保護佔婆人為名兵出麻族勢力範圍,領事金全德以監軍職隨軍。
麻族,這是一個籠統的稱呼,其發展水平同生活方式與瀛州本島高山族群類似,族群之間語言多樣,彼此為了爭奪資源有爭鬥也有聯合,並沒有一個集權核心。
這樣的族群註定對外來入侵的抵抗能力極為有限。
大軍所過,以安撫為主,賜印封官,同時賞賜一些東西,只要那些首領口頭上宣誓效忠大明瀛王殿下便不會捱揍。對於負隅頑抗者,那自然是要堅決清除的,沒有任何憐憫。
宣慰,首先要立威,而後才能撫慰。
進兵半月,平